福宁宫内,赵匡胤斥问月虹,当年登基时所送的汗巾。月虹不知汗巾已被薛凤娇偷走交给了皇帝,摸了身上后只说未带。听到赵匡胤一味追问汗巾所在,月虹也不再接话而是问起郑恩之事,这更让赵匡胤火冒三丈,将汗巾丢在桌上后,愤愤离开。月虹拿着汗巾,不知赵匡胤为何拿在手里还要问,百思不得其解。想起皇帝已多日未来福宁宫,可能另有新欢,虽心中不悦,但皇帝纳嫔妃天经地义。这时月虹反而担心起郑恩。薛凤娇在一旁说已有人担任禁军教头之职,月虹打算再见郑恩,让他另找其他门路。
月虹心里虽说不反对赵匡胤有其他嫔妃,但心里总想弄清楚,就让薛凤娇去勤政殿打听。没想到薛凤娇借此机会到赵匡胤面前呈上一皮囊,里面放的正是点检做的令牌。当年赵普、赵光义瞒着赵匡胤构陷张永德,让赵匡胤做上殿帅之职,才有了之后皇袍加身的资格。这个令牌对当事人及赵匡胤至关重要,可以为当事人保命,也能推翻赵匡胤的皇权根基。当时王继恩将皮囊遗留在土坑里,薛凤娇怕柴荣追查,偷偷将皮囊收藏起来,之后又趁皇宫混乱盗走了令牌。现在薛凤娇将令牌交给赵匡胤,一是想请赵匡胤为自己报父母之仇,二是向赵匡胤表明自己的长久以来的仰慕之情。赵匡胤感恩于她保管令牌多年,当晚让薛凤娇在勤政殿侍寝。
次日,赵匡胤未上早朝。月虹知道后非常惊讶,这是大宋建国以来,皇帝第一次未上早朝。找薛凤娇,一旁宫女才告诉月虹,薛凤娇在勤政殿侍寝,这有如晴天霹雳。等薛凤娇回到福宁宫,月虹斥责她耽误皇帝早朝。没想到,赵匡胤来到后宫,指名薛凤娇日后在勤政殿当值。看着薛凤娇尾随赵匡胤离开,月虹心如刀绞。
月虹为此事日渐憔悴,卧病不起。京娘特意进宫看望,得知宫女薛凤娇妖媚皇帝,大怒。不顾月虹阻拦,命人唤来薛凤娇。薛凤娇进了福宁宫,恃宠放肆,不将长公主京娘放在眼里,还自称嫔妃。京娘上前掌嘴,薛凤娇欲还手被月虹喝止。薛凤娇跪在地上申辩,皇帝未上早朝是因身体不适,而非贪恋床笫之欢。但月虹并非为此,而是因为薛凤娇未按规矩朝起后宫,且顶撞圣人,按律应打入冷宫。薛凤娇忙磕头求饶。月虹心软,含泪规劝她以后要关照皇帝身体,不可再耽误国事。
入夜,郑恩到福宁宫见月虹。月虹心灰意冷,让他另寻门路。赵匡胤已得线报,带着王继恩来到后宫。王继恩从郑恩身上搜出薛凤娇事先准备的半块玉佩,这正是当年月虹与赵匡胤指腹为婚的信物。赵匡胤见此大怒,不由分说拔剑斩杀了郑恩,怒斥月虹为淫妇。月虹百口莫辩。
薛凤娇听说皇帝杀死了结义兄弟郑恩,心生悔意。王继恩命她交出令牌时,她谎称为保护皇帝,已将令牌焚毁。月虹虽被贬,但赵匡胤并未因此宠爱薛凤娇,这让她知道圣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无人可比。她现在已深陷宫廷争斗,自知无法全身而退,不用王继恩动手,自己跳入御池自尽。
薛凤娇的尸身打捞上来后,赵匡胤心中歉疚。王继恩伪造薛凤娇遗书,将诬陷圣人离间郑恩的责任全部推到了她身上。自郑恩被杀后,月虹也昏迷了两天,醒来后得知薛凤娇溺亡,心里也不免自责。而赵匡胤并非完全相信遗书上的内容,命刘温叟秘密彻查,这让赵光义心生担忧,生怕事情败露。
几日后,赵匡胤看到福宁宫宫女送来月虹亲手缝补的旧袍,知月虹情深。问了宫女才知道月虹不思饮食,精神萎靡。赵匡胤忙命太医前去诊治。当晚,赵匡胤在福宁宫照顾月虹。他拿出点检做令牌,讲出其中事由。他也知道月虹的心思,已命人将薛凤娇葬于父母坟旁,并加恩于其族人。月虹想在宫中设祭坛,为凤娇祭祀。
符蓉进宫看望公主媖媖。符蓉使了个眼色,宫女下人会意退到殿外。符蓉趁机谈起媖媖生母舒雅,再谈到月虹时,装出欲言又止的样子。媖媖好奇,一再追问。符蓉就暗指当年月虹赖在赵家不走也不嫁,以至舒雅心郁生疾,最后难产而死。
京娘进宫,带来燕窝粥为月虹滋补身体。两人正闲聊时,媖媖怒气冲冲的闯入福宁宫,大骂月虹和薛凤娇一样勾引父亲。赵匡胤赶到后宫时,媖媖仍不依不饶,骂不绝口。赵匡胤大怒,上前掌嘴,月虹忙下床阻拦。京娘把媖媖拉走后,月虹也用力过度,晕倒在地。等月虹醒来后,赵匡胤称要追查此事。月虹宅心仁厚不想搅了皇宫里的和气,求赵匡胤不要再查。
月虹病情加重,赵匡胤心情不佳。赵光义进宫谈及杜太后当年指定的媖媖与魏仁浦之子魏咸信的婚事。赵匡胤心想,媖媖出嫁后就不会再去打扰月虹,就让尽早办理。命京娘尽快准备嫁妆,封媖媖为永庆公主,六天后出嫁。
永庆公主出嫁之日,符蓉再次进宫,极尽其挑拨之能事。这一次她在媖媖试嫁衣时,称这次出嫁是为月虹冲喜。媖媖一听,打翻嫁妆,不愿出嫁。福宁宫里,月虹关心媖媖婚事,把京娘叫来询问。正说着,媖媖又闯入福宁宫。月虹并没介意媖媖的态度,还想将当年与赵匡胤的定情玉佩送予媖媖。没想到,媖媖并不领情,将玉佩丢在地上打碎。月虹一时气急,口吐鲜血,扑倒在床上。媖媖见闯了大祸,忙跑出殿找太医。太医把脉之后,向赶到福宁宫的赵匡胤奏报,圣人的病已无法医治。
就在魏仁浦府上敲锣打鼓的迎娶公主进门时,气惹游丝的月虹躺在床榻上,仍不忘用道德经里的语句告诫赵匡胤以后平定各国时要少杀戮。最后月虹手垂床边,与世长辞。赵匡胤在床边痛哭,将自己的半块玉佩放入月虹手中。入殓时,赵匡胤不愿为月虹遮面,他想让月虹在九泉之下看着自己如何信守诺言,少杀戮少流血。
月虹死后,赵匡胤无心政事,一个多月未曾上朝,在赵普的劝说下重新振作精神,赶往勤政殿批阅奏折。宰相魏仁浦哮喘严重,告病辞职,赵匡胤不得不批准。卢多逊到赵光义新建的官邸,称赵普很有可能入相。赵光义见无法扳倒赵普,不如顺水推舟举荐赵普为相,以拉拢人心。符蓉认为即使如此赵普也不可能依附光义。卢多逊出一计策,建议皇帝设多名宰相,以防赵普独揽大权。此外赵普入相,空出的枢密使职位应当找与赵光义亲近之人担任,以便于挟制赵普。
崇元殿内,赵匡胤想听听赵光义对宰相人选的想法。赵光义先试探推荐赵普和刘温叟同入相,赵匡胤却认为刘温叟过于刚正,只适合管理御使台。赵光义就进一步提出吕余庆与沈义伦,但赵匡胤觉得这两人与赵普多有不和,可能耽误国事,最终只任命赵普一人为相。
政事堂内,赵普高举皇帝敕令,自认为大宋开国后第一位真正宰相,从此正式主持政事堂,态度极为傲慢。这份敕令正是由赵光义代皇帝签署,一是让赵普明白谁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更高,二是希望赵普有所收敛,日后有需要出面作证杜太后遗诏时,不得不权衡轻重。同时为了能拉拢赵普,赵光义还命姚恕送去秦代玉雕。没想到赵普收下玉雕,没说几句话就下了送客令。赵普不仅没有感激,反而想以此作为赵光义贿赂大臣的证物。现在的赵普已经手揽大权,他还想集财政军三权于一手,真正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赵光义府里,贾琰认为赵普如此嚣张,必会得罪同僚,等他失误时,即可将他推下相位。
赵普新官上任三把火,在大殿上奏报各地官员上折情况自相矛盾,请皇帝派钦差赴各地查看实情。赵匡胤便派参知政事吕余庆赴各地查看春播情况。一路上,吕余庆查得很多农民无地,只能租地受官吏富绅盘剥。这些官吏富绅还强抢无主田地,并少报亩数以少缴田税。赵匡胤接到奏报后,命枢密使相李崇矩负责各地重新测度田地,分发给农民。李崇矩出发前,赵普特意关照他要认真做事,以提升名望。可吕余庆却在民间查到朝廷派下的度田官与当地官员勾结,欺上瞒下,便带兵冲入县衙,将贪腐官员一一拿下。
李崇矩在德州办理度田之事,有亲戚胡赞来拜见,送上重礼讨要官职。李崇矩便写下推荐信。赵普看到推荐信,见胡赞一表人才能说会道就留在政事堂做了主事。
赵光义在暗中招揽人才,还听取卢多逊建议想让岳丈符彦卿回京执掌兵权,以便在必要时策应。符彦卿本不想参与,但听到儿子符昭寿说皇帝已答应了太后遗诏,这才将信将疑以为父上坟为名回京。到了赵光义的府邸马上询问太后遗诏,才知确有此事。
次日,符彦卿进宫拜见皇帝,闲聊几句后,便称年事已高奏请回京颐养天年。赵匡胤一时拿不定主意,等符彦卿离开后,便宣赵光义上殿。赵光义以退为进,假意恳请皇帝能恩准岳丈回京休养。赵匡胤感恩于符彦卿曾多次对赵家关照,便同意符彦卿回京,同时授予侍卫马步兵都使,负责禁军练兵。赵普看到符彦卿的敕令后,知有不妥,请皇帝收回成命。但赵匡胤认为符彦卿只有统兵权,而无发兵权,无须多虑,让赵普尽快加盖相印颁发。赵普仍不死心想拉吕余庆再次进谏,不想吕余庆并未上当,只好在敕令上加盖印章。这时胡赞来见,这几日他奉李崇矩之命留意赵光义的举动,发现赵光义在暗中收纳人才,还多次去见符彦卿。朝内官员也多有携礼拜见赵光义的,胡赞已写下了名单。
当晚,赵匡胤怀念月虹,在福宁宫理政。赵普连夜带着秦代玉雕晋见皇帝,并拿出已盖有相印的符彦卿授职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