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会议开始就接着昨日的议题继续谈论,毛主席先对博古同志关于自身对反围剿失败的痛心疾首进行了肯定,但就其得不到其他同志的认同开始分析,关于国共势力悬殊而导致战役失败的论点是否正确进行讨论,每一次反围剿红军与国民党军队的兵力都在十比一左右,就博古在第五次反围剿当中所做的报告中也提到了在不否认军队人数悬殊情况下,以少胜多才是现在军队的战斗典型。毛主席对于博古所做报告当中提出的红军失败论点一一分析击破。毛主席指出错误不可怕,但是不知错在哪里且无法改正才是真正的可怕,毛主席接着对于博古三大错误注意进行深度剖析。
激进主义、保守主义,与敌人硬碰硬对抗导致战士无谓牺牲,说到此处彭德怀更加愤怒生气为红三军团牺牲的战士们感到惋惜,毛主席接着分析逃跑主义,红军战士们为了运送一些无所谓的东西牺牲,就在四一二政变之后我们就已经明白了枪杆子里边出政权的道理,历经南昌八一起义之后八年内我们才在井冈山建立了自己小小的根据地,为何在短短一年之内我们就在广昌和赣州战役中遭受惨重失败。说到此处,李德就急着用苏联的成功来反驳毛主席的说明。王稼祥气不过李德狡辩激动反驳让李德无话可说,毛主席才能再次冷静平缓地说出同样的路线为何在苏联和我国红军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
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了解事情的发展规律,就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国与苏联的国情和条件完全不同,即使李德是一位战争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也无法用苏联的方法照搬到中国的土地上取得胜利,李德固执地认为苏联红军流血换来的经验必须得到尊重,毛主席尊重苏联但是中国红军战士的鲜血教训也应该得到尊重,毛主席理解李德的做法不是刻意破坏中国革命,他只是不了解中国实情。毛主席再次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说明教条主义的错误,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每一位与会人员都为毛主席的发言鼓掌。毛主席分析完错在哪,为什么错,接下来该分析怎么做的问题了。
毛主席调侃自己是一个只知道在山沟沟里做调研的土包子,却依然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我们的队伍是弱小的,敌人是强大的,我们要承认自身弱小的部分,毛主席再次用简单易懂的例子去证明,中国革命是发动广大的穷苦百姓,所以我们发动的群体也是弱小,我们必须站在弱者的角度去分析出我们该走的道路,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毛主席在肯定李德对红军所作贡献的前提下指出他应该受到批评的部分。就在会议进行中传来黔军进攻的紧急军情,彭德怀、杨尚昆领军令赶回军团对抗敌人进攻保证会议进行。此次进攻的黔军与之前不同,装备精良且敢于拼命,柏章辉怒气冲冲对着部下训话,以银元和烟土为赏极力士兵进攻。虽然红军暂时守住遵义外围,但是战士们依然很关心会议进程,不想再让战士们做无谓的牺牲,杨尚昆只好安慰战士让他们相信党组织安心打仗。
遵义党中央随时做着撤出遵义的打算,博古回忆毛主席的每句发言都如坐针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博古脑海中回响。会议进行到第三天,同志们畅所欲言,王稼祥依然激动表示自己完全赞成毛主席的发言,张闻天附议,聂荣臻、刘伯承、李卓然(红五军团政委)接连起身发表建议,李德继续狡辩自己作为军事顾问提出的建议无错,错的是红军执行者,刘少奇和朱德分别指出问题痛点,严肃指出李德、博古的严重错误,并表示再无改变自己和战士们不会盲目跟从,张闻天顺势提议撤销李德、博古的军事指挥权,除何克全之外全部支持,其反驳毛主席是个只知道《孙子兵法》的土包子,毛主席反驳没有谁是凭借一本书去指挥战斗让何克全无话可说。大家接着同意让毛主席进入政治局常委并推选毛主席担任军事总指挥,但是毛主席谦虚举荐周恩来来担起军事重任,每一个同志都对毛主席的主张无比认同和支持。
1935年1月15-17日召开史称“遵义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关乎生死存亡的伟大转折,逐步形成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央新的领导集体,从此中国革命在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了胜利发展道路。
遵义会议召开完毕,红军立刻投入到了对抗黔军围剿的战斗中,毛主席准确分析王家烈无家可归拼死搏命的心态,让红军立刻离开遵义,桂军和湘军都不足为惧,只是北边的川军是个不小的威胁,但可以发电让红四军团的张国焘、徐向前派出部队联合红二、六军团的萧克、贺龙一支部队佯攻,为其余红军打开一条通道。到了晚间,毛主席和周恩来与贵州省工委的同志见面,对他们的情报工作提出表扬,并告之同志们红军要离开遵义去四川,林青等同志都舍不得红军的离开,毛主席开导大家去往四川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牢固的根据地,尽快赤化周边更多的地方,终将有一天让红色的旗帜在全国树立。
红军就要离开,在城内开展红军票换回银元的活动让百姓们都真实地感受到了红军的好。在转移红军物品的时候,毛主席指出不能再像大搬家似的把瓶瓶罐罐都带走,这样拖累的队伍也可能导致战士的无谓牺牲。紧接着就是安排黔北的游击队组织,给大家准备了枪支弹药调派了二十名红军战士,又嘱咐游击队如何应付敌人反攻,毛主席让陈金榜转交地图给龙思泉让龙思泉完成任务就来追赶队伍,又放走了被关押的军阀小老婆,自此红军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工作。柏章辉带领的黔军队伍拖拖拉拉赶到遵义,柏章辉只顾着自己的大宅子回到手里开心的很。在贵阳的王家烈得知黔军进入遵义城更是兴奋,立刻就要去遵义落脚。
消息传递给薛岳,薛岳怀疑红军放弃遵义出娄山关的真实意图,不外乎有两条路线:北上入川汇合张国焘和徐向前;进湘西汇合萧克和贺龙。薛岳刚想让王家烈去追击红军就收到了蒋介石让中央军去追击的命令,薛岳不想担起打击歼灭的重任,调遣中央军假作侧面攻击红军的态势。蒋介石同样召集智囊团再次商议红军离开遵义会去往何方,顾祝同提及红军之前有意去与萧克、贺龙部汇合,那么就一定会经过川东南的彭水,酉阳等地去往湘西。杨永泰却认为红军会入川,陈诚赞同杨永泰,蒋介石听取意见之后命令刘湘和贺国光指挥川军南下继续围剿,同时让上官云两个师从河南入川,加上王家烈黔军和龙云的滇军一起参与围剿,除此之外让薛岳趁机占领贵阳。
滇军龙云同样暗藏自己的小心思,嘱咐孙渡(滇军参谋长)一边打击红军一边严防中央军进入云南插手云南的事务。川军某师师长郭勋祺,因其之前与红军几位重要的指挥官都有交情,刘湘和川军总指挥潘文华特地喊来交代立场,郭勋祺表示只要刘湘不亏待川军弟兄们自己定会尽力阻挡红军。红军一路辛苦跋涉,毛主席与老师徐特立聊起遵义会议,毛主席这是受命于危难之时。王家烈马不停蹄赶到遵义与几位部下商议中央追击红军的命令,为保存黔军实力只远远追击红军即可。红军跋涉至娄山关,董必武给大家伙讲起娄山关的典故众人志气满满。
晚间毛主席、周恩来和朱德在一起商议作战计划,正巧刘伯承就送来了中革军委送来的作战计划,毛主席只强调时间问题让林彪抓紧时间拿下赤水,在赤水边建立一个稳固的渡江支点。李德突然找毛主席提议自己要去红一军团进行一线的调查研究,正如毛主席说的那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李德思想转变很快毛主席痛快支持他的决定,李德的翻译也申请调往其他岗位继续为红军工作。毛主席为了撮合刘英和张闻天特意联合周恩来一起劝说刘英和张闻天整理遵义会议记录。两人神神秘秘不肯告诉他人,立刻转移话题到渡江战役的讨论中了。
刘英去找张闻天报道时,张闻天羞涩中带着兴奋和紧张,向刘英解释其实自己可以整理好会议记录但是毛主席硬要调派刘英同志协助,刘英不作他想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张闻天和刘英这一对革命伴侣直到1935年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才结成夫妻,相伴终身。李德果然一早就抓紧追赶红一军团并达到红一军团与林彪见面。冰天雪地之中彭德怀叮嘱红军战士要紧盯黔军,大家在寒冬之中值守却被黔军偷袭损失巨大。
黔军突袭让红军损失四五十人,这一个大意损失让红军反思黔军的实力并不可忽视,拖拦林彪进度的也正是一小股黔军和民团。另一方面因为红四军团发起广元、昭化战役让其抽不出兵马在川南一带活动,而红二、六军团选调的兵力又薄弱无法起到牵制敌人的作用让毛主席计划搁浅,同时郭勋祺带领的川军又距离红五军团十几里路程,情况十分危急。即使这位郭勋祺与陈毅、刘伯承颇有交情,但是此人来势汹汹大有当出头之鸟的架势,毛主席思考过后明确指出让董振堂枪打出头鸟。董振堂立刻部署作案计划,坚守两天让中央军顺利进入东皇殿也给川军一个教训。
川军指挥川军颇为谨慎地进入红军地盘,先是一番试探无险才让一小队人上前,红军发起进攻,川军利用装备优势轰炸红军阵地,但是红军前期埋伏隐蔽十分优越顺利击退第一次小型进攻。郭勋祺很了解红军战略安排迅速作出应对,想借石板桥河水不深泅水而过,但同样被红军击退,苦战八个小时阵亡一百多弟兄却无法越雷池半步,郭勋祺只好收回兵力暂休调整。董振堂选拔神枪手阻击敌人的方式实在是妙,但是红一军团占领土城的时间比军委的要求晚了整整一天,毛主席要求林彪、聂荣臻加快速度占领赤水和川军抢时间,而中央红军进入土城休息,土城百姓对于红军的到来很是欢迎。
贺子珍询问刘英关于个人问题的事情,刘英表示自己还不想考虑,贺子珍劝说刘英,刘英才松口说自己会好好考虑。龙思泉看见老乡陈金榜来找自己,原来是毛主席要其给龙思泉送地图告知部队去向让思泉去追部队。龙思泉给老乡们都安排好了治病的草药就要去追赶大部队了,乡亲们不舍地向龙思泉道别。龙思泉单独一人上路追赶大部队却恰好遇见反动民团追击不幸身中数枪被反动民团拖去游街关在村公所,消息传到游击队,大家迅速组织救援。民团被迫龙思泉脱离红军,龙思泉不顾个人安危仍然在关心乡亲们让乡亲们一定要记住红军,游击队根本来不及救下反动民团将龙思泉迫害致死,龙思泉壮烈牺牲。
毛主席、周恩来和朱德查看赤水河,因为丹霞地貌的原因原本清澈的河水变成赤色,正说着红一军团传来无法提高行军速度,毛主席听闻消息担心川军会先拿下赤水县城以此打乱了整个作战计划。果然赤水县城早有川军等待,林彪强令李聚奎(红一军团一师师长)无论如何都要拿下赤水县城。据情报显示,赤水县令要四周的老百姓送稻草进城给川军铺床,李聚奎打算利用这个情报假装百姓进入赤水县与城外的红军来个里应外合。计划开始却在半路被识破,战斗很快打响,双方交战红军战士不怕牺牲以性命相搏逼走一小股川军。
城内川军和红一军团都是两个师,但川军有两个旅的兵力逼近赤水,林彪让三个团交替掩护红一师撤出,红二师拿下复兴场减轻一师压力。但是没能拿下赤水对红军来说丧失了一个渡江的完美桥头堡,毛主席调整心态表示打不赢就走,不和敌人拼消耗另寻他路。另一边五军团面临的郭勋祺部也在步步紧逼,离中央红军只有一天路程。
毛主席分析如今情况只得与郭勋祺部打上一仗打垮郭勋祺打开新局面,用远多于敌人两倍的兵力去伏击敌人,由周恩来将此计划报告中央政治局同意,毛主席、朱德和刘伯承去大梗上安排伏击,准备好一个大口袋等待郭勋祺进入。毛主席担心兵力不够,紧急调遣红二师至土城回援,但计划赶不上变化,郭勋祺没有带领部队进入口袋阵而是抢占青杠坡北端高地营盘顶,即使是这样主动权仍在红军手里,抢回营盘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