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认为,皇后将会母仪天下,也为后宫起到表率的模范,因此应当选取品行和名声都无可挑剔的女性,沈珍珠虽然与李俶伉俪情深,并且多次搭救李俶于危难之中,但世人不会知道这些事,他们只知道沈珍珠多次流落民间,曾经被称为安庆绪的“大燕皇后”,有着太多解释不得,又无法解释的名声,如果封后,天下人和后宫都会以她为榜样,甚至会在不断拉低纲常伦理的过程中造成社会动荡,不利于皇权统治,因此率领众臣坚持进谏,请求不要立沈珍珠为皇后。
虽然一直不承认,但李俶从来都是将沈珍珠列于天下之先,见大家都不让她立沈珍珠为皇后,心里实在窝火,也跟着上来了拗劲,以登基大典相要挟,强硬的要求什么时候册封沈珍珠为皇后,什么时候再举行登基大典。随后便怒气冲冲地甩开一干大臣,扬长而去。
靖瑶身体稍微有点恢复,便出门去散散步,顺便想找沈珍珠聊聊天,正在花园中漫步走着,就看见李俶一脸怒气地在花园里横冲直撞,本想着要避开他,结果躲避不及,只好见面行礼。一见到靖瑶,李俶便把刚才的怒火忘到九霄云外,关切地嘱咐起靖瑶来,说林致警告过,不能让靖瑶随便下床走动。听靖瑶说要去找沈珍珠聊天,李俶就觉得很少见,加上之前沈珍珠找借口偷偷溜去见她,李俶便觉得他们俩有事瞒着自己。虽然沈珍珠有意瞒着李俶,但这次沈珍珠又想自我牺牲,总这样下去对李俶也不公平。靖瑶思考再三,最终决定和盘托出。
李俶听回想起之前沈珍珠勉强的笑容,又开始悔恨自己反应迟钝,转身便飞奔回去,独孤靖瑶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知道只要沈珍珠在世,李俶的心里就永远不会有自己的地位,她为此掉了不知道多少眼泪,本以为可以坦然面对,可每次见到这种情况,心里还是止不住悲伤。
慕容林致每天都会按时给珍珠号脉。只是生下升平公主后,沈珍珠的身体虚弱地越发厉害起来。看着沈珍珠已经虚弱的毫无血色的脸,慕容林致只好含泪通知她尽快安排好身后事。
沈珍珠早就准备好了几十封亲笔信,打算以去华山游历休养为借口,等升平满月后便出宫,每隔一年半载地便让林致寄上一封给李俶,慢慢淡化一下众人对她的感情,过上几年再把自己去世的消息如实相告,到那时,李俶和孩子们也不会过于伤心,这样总好过在他们面前离开人世来的刺激要小。沈珍珠何尝不想同李俶幸福地白头偕老,可惜天不遂人愿,只得一声叹息,沉默了多少无奈。虽然也曾自私地希望李俶永远记得自己,但最好还是把她忘了。说着,两个人鼻子都酸了起来。
不只是屋里的两个人在难过,李俶早已奔回屋内,在门外把珍珠和林致的谈话听的一清二楚,这才真的相信起独孤靖瑶说的话,于是在门外一边听着一边抹着眼泪,哭的像个孩子一样。
林致出来时发现了门口偷听的李俶,既然他已经知晓了内幕,林致怕这个傻子又会憨憨地冲进去抱着沈珍珠,白白浪费了沈珍珠长久的准备,于是拉着他到屋外,希望李俶能装作不知道,一起顺着沈珍珠的心意,好让她走得宽心一些。李俶心如刀割,怎么会舍得爱人离开,又不想珍珠在最后的时刻缺了自己陪伴,着急地发起小孩子脾气,可现在面临着问题,必然要想办法解决,以前总是珍珠处处为他考虑,默默地承受,现在也该是自己为了她默默承受的时候了。思来想去,无论舍不舍得,都要舍得,李俶最终还是接纳了林致的意思,准备成全珍珠。
虽然希望自己的夫君以社稷为重,但听说李俶要抽半天时间陪自己,沈珍珠还是难掩自己的开心。二人驱车前往一处郊外的草屋院。原来这里竟然是两人当年逃避追杀时候途径的别院,承载着许多幸福的回忆。沈珍珠充满惊喜,一草一木都看得格外入心。故地重游,她不禁回忆起在这里的点点滴滴。想到两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即将终止,原本幸福的回忆里又增添了一丝哀愁。
李俶让珍珠稍事休息,自己则下楼生起了火,将面团认真揉开,细细地擀成皮,认真地叠好,又一寸寸一刀刀切成细面。这是当年为庆祝沈珍珠生日专门学的长寿面,后来因为公务耽搁,一直没做成,想不到这第一次为珍珠做的面,竟然也是做她吃的最后一份。看着李俶做饭的身影,沈珍珠本想把这一切都记在心里,可是越看越觉得悲伤,一切美好都在提示着她终有别离时,最终不忍再看下去,失落的回到了屋里。
不一会,李俶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长寿面,直说为她补上当初要做的长寿面,也为她补上长寿安康。沈珍珠没听出来话中的意思,于是打趣道,“往后可就逃不掉了,以后每年都要吃一碗”,说完才知道失了口,又不敢否认,泪水夺眶而出,珍珠怕被李俶发现异样,低下头认真地吃起面,眼泪大颗大颗地滑进碗里。李俶也没回答,只是定定地看着珍珠吃饭的样子,看得心里波涛汹涌,便悄悄地把脸别过去,过了一会才转回来继续看,只是看了没一会又别过去,好大一会才又转回来。就这样反反复复了几次,终于还是忍不住,又怕被珍珠看出端倪,便默默站起来逃到屋外。两人泪眼婆娑地各怀心事,却都是为了关心对方。
沈珍珠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一点动作都需要耗费相当大的精力,吃完了面,就枕在李俶怀里静静地睡去。这时,李俶才敢放任眼泪在脸上肆虐,又不敢哭出声音,
想到珍珠为自己的付出,李俶这次铁了心,不封沈珍珠为后绝不登基,不管群臣如何进谏都不改这个决定。
虽说帝王应当处处以社稷为重,可李俶这次就是铁了心,不给珍珠封后就绝不登基。这一切都被沈珍珠看在眼里,她感激李俶为她着想的心情,但也觉得这种做法确实有些过分,于是半路截住怒火朝天的李俶,想要单独劝谏。
李俶曾经答应过珍珠,要努力开创一个太平盛世。可沈珍珠却指出,现在叛军余孽未平,天下未定,李俶又初登宝座,朝政未稳,却不听逆耳言,不纳谏,还与群臣相争,好像一个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胡乱发脾气的小孩子。李俶的身份应当首先是一个以天下为重的大唐皇帝,之后才是沈珍珠的夫君。
沈珍珠哪里知道,李俶早已经知道了她想要独自离开皇宫,准备孤独离世的想法,一心想在她出宫之前为她争取一个名分。李俶从没想过要负天下人,但是他也从来不愿负沈珍珠。
李俶生气时听不进别人的话,但是总能听进去沈珍珠的话。珍珠一番谏言让李俶不再那么着急地封她为皇后,但李俶也表示,后位会一直留着,因为自己也曾经许诺过珍珠,一定要一起并肩看天下。
沈珍珠心知不可能实现,于是采取缓兵之计,只说等着自己游历完山水归来后再商讨。随后按照与慕容林致商量好的的理由说了一番。李俶心知她在撒谎,又不敢戳穿,只好顺着问要去多久。沈珍珠见李俶一反常态地没有要求一起前往,甚为奇怪,但目前一心离开皇宫,只要出了宫门,就是是千军万马也难以找到蛛丝马迹。于是痛快地告诉李俶,顶多一年半载,等身体恢复了就回来。李俶想到林致根自己的谈话,决定成全珍珠的一片苦心,让她安心地离开,也让珍珠心理上减少一些痛苦。以前总是沈珍珠处处为李俶考虑,现在李俶也要专门为她考虑。沈珍珠装的好像随口谈起独孤靖瑶,处处言及她的好,一片痴情为李俶倾尽所有,现在却孤身一人浪迹天涯,也希望李俶不要再让她孤苦漂泊。李俶知道珍珠这是在为自己选伴侣,也答应下来,不管她说什么都是一口答应,只是也再三叮嘱珍珠着,自己一直在这里等她。一句话戳中沈珍珠内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刹时泪如雨下。
看着侍婢们收拾行装,沈珍珠万般不舍,又不得不舍下。为防止李俶来送自己,被他发现蛛丝马迹,沈珍珠早就决定在登基大典这天离开。登基大典即将开始,沈珍珠前来向李俶告别,嘱咐他要成为一个好皇帝,两人难舍难分,把思念之情寄托在最后一个拥抱中,彼此都知道这是最后一面,过了许久都不舍得不分开,直急的礼部尚书连连敦促。就要去参加登基典礼了,李俶再一次对沈珍珠说出了自己的承诺,他要沈珍珠记得,只要她一日不归,皇后之位便会一直为她空虚。
沈珍珠恋恋不舍地从李俶手中抽出双手,李俶抖了抖,没有再去握住,狠狠心,转身走向朝堂,珍珠知道自此再不相见,紧握着手中李俶残留的温度,泪水肆虐。李俶华衣锦服,在仪仗的指引下,缓步走入群臣齐列的高堂之上,走上高台,俯视众生,接受文武百官跪拜高呼万岁。自此更名为李豫,年号号宝应,被后世尊称为唐代宗。
沈珍珠看着熟睡的两个孩子,含泪道别。素瓷自小陪着沈珍珠一起长大,如今即将生死永别,她也舍不得珍珠,一再请求随行,希望能陪着沈珍珠走完最后一程路。沈珍珠却说迟早要分别,何必要在乎是早是晚。只是两个孩子不放心给别人照看,于是把他们托付给素瓷,请求素瓷代替自己尽心照料,两人含泪道别,沈珍珠便急急地走了,生怕自己再有什么不舍之情。素瓷总是这么听话,看着沈珍珠离开后也没有再相送,缓步走回孩子身边,小心地履行着自己的承诺。
宫门外,一辆马车等候多时,代宗打扮成马夫模样,将帽檐低低的盖住面容。沈珍珠最后看了一眼这座让她充满牵挂,又无比留恋的禁城,都说这里无情冷漠,可她在这里却有着人世间最温暖的牵挂。代宗决心送珍珠最后一程,于是驾驶马车,来到人声鼎沸的洛阳城,沈珍珠听着外面一阵热闹,下车来看,发现已经到了醉仙楼,今天是本年醉仙酿出窖之日,又有一群文人墨客在争芳斗艳,恍惚间,时光流转,她好像看到自己一身男儿装扮,正在嘲笑那个年轻潇洒的广平王抄诗比赛。这里正是一切因缘开始的地方,一切都始于那一坛醉仙酿,沈珍珠看的入迷,也没发觉车夫已经换人,只是余光间瞥见人潮中一个身影甚为熟悉,仔细望去,那人却又消失不见。于是放弃了寻找,登车离去。车夫与代宗打了个照面,便驾着马车驶离闹市。
就让这份美好的姻缘,在它最开始的地方结束吧。
代宗再次在人群中闪出身来,目送着沈珍珠的马车消失在茫茫人海。
珍珠离开后,代宗时时会信马由缰,对着眼前的景色发呆,这美好山河间,总是有自己所爱之人的影子。
(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