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皇后屏退了众人,也开始对着李总管软中带硬地使用起了权术,李辅国在后宫混迹多年,自然是知道张皇后的为人手段。一身冷汗地急忙表示衷心。原来,肃宗年事已高,早已雄风不再,张皇后担心自己膝下无皇子,以后恐遭冷落。李辅国在后宫混迹多年,深知自己一句话接不好就有可能小命不保,危机时刻脑子转的比谁都快。想起来自己曾偷听过皇后的谈话,皇后认为皇子李係好大喜功,早有争储之心,而且李係生母早亡,宫内无人照应,刚好可以和皇后结成联盟,现在只差一个人提出建议,便顺水推舟地推荐张皇后对之加以笼络。
史思明归降朝廷的的基础就是佋儿可以成为皇太子,可这次兴奋地返回长安才发现一切都已大变样,不仅和皇后的孩子没有了,这个女人还收了李係当继子,史思明这才知道自己被玩弄了。为了继续互相利用,二人重新交换了政治目标,虽然不能重温鱼水之欢,但张皇后允诺史思明继续做大将军和未来的摄政王,之后江山易帜也不过是手到擒来,二人再次达成同盟,商定先扳倒广平王李俶。
庆功宴上,肃宗封史思明为归义王,对他的投诚行为赞不绝口。借着宴会兴致,史思明对李俶展开攻击,故意对其大加夸赞,假称民意认为李俶战功非凡,被百姓尊为真龙天子。肃宗本来疑心就重,没听出这一番绵里藏针,反而对李俶产生了顾虑。同席的沈珍珠听出史思明的言外之意,大胆进言,将李俶的功劳归于皇上恩泽,化解了一场危机。军人出身的史思明不会善罢甘休,便随口挑出沈珍珠和安庆绪夫人长得一模一样,意图挑明隐情,除掉这个绊脚石。虽说旁人再次化解,史思明的这番话已成为众人心中肉刺,尤其是历经艰难险阻才身居高位的肃宗。
下了酒席,肃宗对史思明的话耿耿于怀,他认为沈珍珠的流言蜚语太多,有损皇家清誉,加上朝中许多人上奏,称广平王在军中结党营私,意图不轨。于是肃宗深夜召传李俶,准备为他再选一门婚姻,重感情的广平王不忍抛弃结发妻子,跪地请求父皇成全夫妻之情。向来对李俶疼爱有加,可看到广平王胆敢违抗自己的意志,本来就承受极大政治压力的肃宗大发雷霆,气得将奏书摔在广平王面前,他希望看到李俶的顺从,好证明这个皇子仍然忠心耿耿。可这样违抗自己的意志,不仅看不到忠诚,还让他看到了李俶的软弱,在政治面前,重视感情是多么可怕的缺点!
刚发完火,总管李辅国来报,说史思明也深夜求见,看着广平王跪地的落魄相,对此事来龙去脉了然于心的李辅国不免心中一声篾笑。
叛军初定,正是政治动荡之时,唐肃宗不得不先稳定皇位。此时任何不顺从的人都会被他视做胸怀异心。史思明是政治老手,深深理解肃宗现在的担忧,谙熟兵法的他借着酒席上的攻势乘胜追击,此次平定叛乱之时,回纥王子叶护率领的援军大肆掠夺洛阳,致民不聊生,史思明称这一切皆是因为叶护曾与广平王曾定下协议,有了李俶的保护,他才敢如此大胆,更谎称民间流传的歌谣也在指责二人狼狈为奸。一番巧舌如簧,点中了肃宗心里最忌惮的地方,本就对李俶的违逆心存不满的李亨终于打算放下亲子之情。
第二天上朝,肃宗怒叱叶护荼毒洛阳百姓,打算接机处理广平王,叶护虽是回纥军统帅,却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眼里哪揉得下沙子,朝堂之上直接指责肃宗不履行当时请兵时的协定,回纥援军帮他平了江山,却连个军饷都没收到。肃宗没想到酒桌之上的缓兵之计成了别人口中的把柄,顿觉颜面扫地,将怒火勉强迁到广平王身上。仗已经打完了,给不给军饷现在是大唐说了算,眼看着摊子无法收拾,再闹下去恐怕还会得罪唐国,不得已之下,葛勒克汗默延啜上殿示弱,把错误归在儿子叶护治军不严,致使洛阳居民受损,看着年轻气盛的儿子愣头青一般不识大局,气得可汗当殿责打愚子。看到默延啜给了个台阶,肃宗也不客气,借着这一场混乱,固权心切的李亨不费一金一银请便退了回纥援军,还顺手免了李俶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将勤王军纳入麾下亲自统领。毕竟现在的他看来,稳固住皇权才是要务,不然哪来的资本恩泽天下。
忠心耿耿却被削了兵权,李俶就算再不开心也没法违抗圣旨。郁郁寡欢之时,司马李泌出现,点醒他皇上目前因为安禄山反乱之事正对皇位心存担心,目前应顺从皇意,做好乖皇子,等皇上放下疑虑后才有机会再为大唐江山施展拳脚。成大事者,需能屈能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