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接到武将奏折,决心消灭广东的元朝残余势力,以及盘踞云南的梁王势力,而比较合适的带兵人选就是朱亮祖。为了考查南方情况,朱元璋带太子朱标南巡广东、广西。
朱亮祖不甘心手下人被道同羁押,遂带领三十多名士兵到番禺县衙大牢,强行救出罗承仁等人。事后,为挽回颜面,朱亮祖召见广东巡抚徐本和副将阎如雄,让徐本立刻向吏部呈报,将道同从番禺县任上撤掉。为了免于朝廷派人到广东调查道同的情况,阎如雄则建议将罗承仁放回番禺。此时,道同前来索要罗承仁。朱亮祖一口回绝,还命人将道同赶出府门。
要人未果,道同命衙役在番禺县内张贴告示,通缉罗承仁等人。朱亮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以追剿元朝残部为由,招集各县县令,希望各县配合剿匪。问及流窜到番禺、顺德一带以道原为首的残匪,朱亮祖以道原与道同两人同为蒙古族,又同姓“道”为由,怀疑道同串通残匪,责打二十大板。道同不堪重刑,当场昏迷。朱亮祖不依不饶,责令继续行刑。
重伤的道同被抬回番禺。师爷劝他揭下对罗承仁的通缉令,道同执意不同。徐本劝告道同,想通过正常渠道告倒朱亮祖是不可能的事情。由于受朱亮祖权势压制,形同傀儡,徐本心中对朱亮祖的所作所为也很不满。见道同决心告倒朱亮祖,他向其透露了朱元璋要视察广东的消息。
朱元璋带太子朱标一行抵达广州,在兵马司大厅招见地方官员,见韶关知府陆用森衣冠华丽,当即将其免职,赶下堂去。朱元璋还告诫在场的武官,不要勒索百姓,中饱私囊。
朱亮祖为了标榜自己清廉,特意在原来的旧宅接待朱元璋和朱标。朱元璋见此情形,以为朱亮祖并没有受到风气影响,决定派其率部平定云南梁王,并给他四个月时间准备。朱亮祖被到重用,借机进言说道同有勾结元朝残匪嫌疑。鉴于没有证据,朱元璋提醒朱亮祖不要轻易怀疑道同。
翌日,朱元璋巡查黄埔。徐本早已将此消息通知道同,示意其寻找向朱元璋递交弹劾奏章的机会。道同带了师爷和一名衙役赶往黄埔,准备亲自向朱元璋递交弹章。就在陪同朱元璋出发前,徐本得知朱亮祖被重用的消息。他认为朱元璋在这种情形下不可能再清查朱亮祖过往罪责,如果道同在番禺成功递交弹章,不仅不能参倒朱亮祖,还可能牵扯出他的责任。迫于形势,徐本将道同前往黄埔告御状的计划告诉了朱亮祖。朱亮祖急忙派人骑快马赶赴黄埔阻止道同。等道同等人赶到黄埔城外,城门处已经设有士兵严格盘查,声明不能让道同进城。道同无奈,只得放弃这次机会。
在朱亮祖的安排下,朱元璋巡视黄埔及广州期间没有看到特殊情况,遂在离开时暗中派韩宜可和穆建再回广州暗访。送走朱元璋一行,朱亮祖又恢复了以前的做派,并让人通知罗承仁开始行动,不必再顾忌道同。
罗承仁回到番禺后,霸占了“兴业”土产店,还将先前抓过他的一名衙役绑在柱子上示众。在当地暗访的韩宜可和穆建看到了这一切。有人向道同报告了罗承仁的恶行。道同决定派心腹将弹章送到朱元璋手中。
朱亮祖率部抓紧平灭盘踞广东的元朝残部,并指使活捉的匪徒诬陷道同曾让他们给匪首道原送信。以此,副将阎如雄写好诬陷道同的奏章。朱亮祖派人连夜将奏章送交朱元璋。
韩宜可和穆建在调查过番禺的情况后,悄悄来到布政司徐本的府邸……
韩宜可和穆建将在番禺街上看到的情况,以及调查的结果告诉徐本,置问徐本是否知情。徐本感觉情况不妙,紧急召见官员,命人分别拟写弹劾朱亮祖和建议罢免道同的奏折,以备朱元璋查问。
韩、穆在徐本处没有得到明确回答,于是找到道同。道同告诉他们,已经派人将弹劾朱亮祖的奏章送往京城。韩宜可提醒道同,兵马司方面准备诬告他串通元朝残匪,并劝道同暂且躲避。道同这才明白朱亮祖近期剿杀境内元朝残部的真实用意,是要借残匪之口诬告他。不过,他表示自己要忠于职守。韩、穆见状,决定赶回京城,向朱元璋禀报实情。
朱亮祖的奏章先期送到朱元璋手里。通政局官员不明白朱元璋的用意,因此暂时将道同的奏章延后呈报。朱元璋看过朱亮祖的奏章,气愤之极,马上批复 “斩立决!派专使乘驿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