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4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一行结束了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及我东北各地,为期79天的访问和考察顺利返回北京。在这次访问中毛泽东针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形势与苏联领导人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相关协定。
毛泽东坐在专列上抽着烟看着人民日报,炊事员小李子推着正宗的湘菜进来,小李子自称是长沙人,毛泽东亲切地同他攀谈,高兴地吃着家乡菜辣炒火焙鱼,夸他还真是一招鲜吃遍天。推着餐车的小李子见到拿着文件的周恩来赶忙询问起总理是否也享用过火焙鱼。周恩来夸着味道不错,但对于他却是稍微辣了一点。进了车厢看着一扫而光的饭菜,周恩来笑称这饭菜比克林姆林宫的国宴还可口,毛泽东也感慨这离开北京三个多月今天才总算吃了个饱饭。
文件内容是后天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材料,中苏友好条约的签订,为新中国创造了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良好外部环境,也为新中国增加了一个好帮手。玉门又发现新油田,且产量翻了一番,这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搞经济建设也是一员猛将。毛泽东提出回京就召开政治局会议,要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智慧,商量和制定当前形势下新中国的主要任务。
蒋介石和儿子蒋经国坐在教堂,讨论着毛泽东签订中苏友好协定。新中国如虎添翼,毛泽东决不会容忍杜鲁门这样干涉大陆之事。蒋经国分析,中苏友好协定的签署破坏了杜鲁门的计划,对于远东形势的政策,正在朝着有利于国民党的方向发展,也许这就是他们反攻大陆的机会。但国民党在静观其变的同时,不可无所事事。蒋介石劝诫儿子不必着急,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信任总不牢固,斯大林未必会真正相信毛泽东。如果苏联不对大陆共军提供空军和海军的支持,毛泽东想进攻台湾的梦想就不可能实现。那么斯大林的军舰会开进台湾海峡吗,这成了蒋介石心中的一个心病。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来找杜鲁门,看到报纸上的消息杜鲁门气愤毛泽东还是选择了一边倒,他们的声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中苏联手对于美国在远东建立的金三角产生重大冲击,杜鲁门知道现在是要重新考虑国际战略的时刻,他要求马上召开会议,并亲自通知一直驻扎在亚洲的迈克阿瑟将军参会。
彭德怀戴着眼镜在昏暗灯光下写着材料,妻子浦安休为他披上军大衣御寒。马上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他需要汇报西北经济发展的方案。妻子说着床太硬睡不习惯,彭德怀为她捏起肩,抱歉自己疏忽对妻子的照顾。妻子提醒他去了北京要惦记着那几个侄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他们也就是为了这些孩子。
毛岸英骑着自行车来到丰泽园见父亲,厂子放假他想回一趟板仓,去给母亲扫墓告知自己结婚的消息,还想回湖南老家去探望当年保护了他们一家人的父老乡亲。毛泽东也很想回去但实在公务繁忙,毛岸英提起对湖南土改一并查看,毛泽东前不久得知湖南部门地区发生粮荒便也让儿子代为查探。还嘱咐儿子要对乡亲有礼貌,教给他湖南话的称谓发音,并一再叮嘱他不要摆架子要敬老尊贤。
颐年堂内各首长聚集在一起,新中国现在的主要矛盾就是经济建设问题。政务院副总理、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预计未来不会有大规模战争,可以考虑部队裁兵复员转业一部分投入到生产建设中。毛泽东很认可他的说法,解决军事与经济的矛盾是有必要的,美国要同时对付欧洲和亚洲,即使要打仗现有的四百万军队也已足够。彭德怀支持这一举措,经济计划目前还谈不到,但必须将穿衣吃饭点灯都自我解决,不解决就不能工业化,西北现在急需修铁路挖油田,除了靠工人就得靠人们子弟兵。毛泽东提出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解放西藏、海南和台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步。林彪接到主席示意,通报起第四野战军解放海南岛渡海作战的情况。
195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对人民解放军进行整编复员,由五百五十万人整编为四百万人。聂荣臻向毛泽东报喜,我军依靠简陋木船强渡琼州海峡,十七日凌晨突破了柏陵防线,解放海南岛指日可待。邓小平和刘伯承发来电报进军西藏的先遣部队五十二师154团已经抵达甘孜,这可是双喜临门。
1950年6月6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在未来三年里,新中国的主要任务有二,第一是经济建设,第二就是解放台湾。
蒋介石用望远镜看着对面海岸,毛泽东放出风声要攻打台湾,顾祝同认为有六十万国军驻守,中间还有海峡天堑相隔,共军过不来。可这天堑也是在德,不在险。询问起美国的消息,顾祝同叹了口气,他们几次同美方接洽未果,对方坚持不干涉台湾的归属,杜鲁门这是背信弃义。蒋介石让他通知好前方部队加紧备战,绝不可松懈。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在骤雨倾盆的夜晚,毛泽东抽着烟站立在地图前,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向他紧急汇报。半个月前朝鲜发表《关于促进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呼吁书》建议在朝鲜解放五周年之际,在朝鲜半岛进行普选。同时建议在海州和开城召开朝鲜各政党各人民团体代表会议商讨和平统一问题,但在朝鲜半岛未达成统一。毛泽东提出要加强对美国方面的情报反馈,通知人员召开碰头会。
美国政府也在开会商讨,他们判断中国已同意介入北韩但至于深度如何将取决于苏联的反应。艾奇逊将在安理会上动议并通过武力援助韩国决议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询问苏联可握有一票否决权,艾奇逊冷笑美国政府会抓住苏联缺席的时机,还会反对新中国取代蒋介石在联合国的位置,一定要和苏联对抗到底。艾奇逊授权麦克阿瑟向韩国运送军援计划之外的武器及装备,由空军掩护撤退任何非军事人员并轰炸任何向金浦机场前进的北韩地面军队,命令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人民军逼近汉城,一周前美国国务卿顾问杜勒斯去朝鲜活动参观三八线,而国防部部长约翰逊和布莱德雷则去日本见了麦克阿瑟。美国妄称南朝鲜军队为“亚洲之雄”,但就双方兵力分析情况并非如此,朱德提出美国很可能会帮助南朝鲜反攻,毛泽东明白美国一定会干预中国必须警惕。
发布会上记者问杜鲁门为何要将舰艇安排去台湾,那是中国的领土。杜鲁门狡辩称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这引起了在场记者的一番谈论。杜鲁门解释此举是为了保护台湾免遭袭击,也已要求蒋介石政府停止对大陆的敌对行为,美国舰队的作用就是监督和保护。
朝鲜战争开始仅两天,美国舰队即出发开往台湾,杜鲁门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企图制造中国分裂。国民党行政院院长陈诚向蒋介石汇报美国舰队即将入台湾海峡,蒋介石欣慰美国果然还是不会放弃台湾。刘少奇责备帝国主义重利益轻信义的行为,朱德对杜鲁门以阻止双方发生冲突而派遣军队的声明更是觉得滑稽不堪。毛泽东笑道这美国满口民主却是一副流氓做派,这帝国主义的本质就是战争。
周恩来拿着王稼祥的电报进来,苏联希望中国能够大力支持朝鲜,却没有提及任何实质性的帮助。麦克阿瑟和部下分析朝鲜局势,南韩情况不容乐观,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守住汉江作为最后防线,副官惠特尼认为美国士兵生命至高无上,最好向台湾借兵,可麦克阿瑟仍旧命令副官继续向杜鲁门请求调兵。
朝鲜战争让东北从大后方成了国防最前线,朝鲜问题和台湾问题密不可分,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会长久影响和带动亚洲其他国家,因此美国作为帝国主义的老大一定会竭力阻止,中美冲突不可避免。逃避无用,毛泽东同周恩来等同志一致同意发表声明,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拒绝美国干涉。
美国第一批兵力已抵达朝鲜半岛,并操纵联合国通过所谓“联合国军”计划,认命麦克阿瑟为总司令。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莫洛托夫向斯大林汇报中国方面发表的声明,美国趁着苏联缺席联合国会议通过了援助南朝鲜84号决议。斯大林安排要加紧按照条约向朝鲜提供武器装备,随时保持同毛泽东就朝鲜问题的沟通。
美国操控联合国又通过了给予大韩民国以击退武装攻击及恢复该区国际和平所需之援助的决议,毛泽东指出要调整军事战略中心至东北,组建东北边防军。苏联政府内大多数人持观望态度,对于中国组建东北边防军他们不建议出头。斯大林对毛泽东的军事指挥非常敬佩,此举就相当于在此次战争扩大前建立了一座防火墙,对苏联的远东防御也很有意义,应当大力支持并要求莫洛托夫马上电告周恩来。
美国已调入两个师的兵力,毛泽东判断大田至釜山一线才是日后的主战场态势还会逆转。刘少奇提出若是组建东北军,则要将部署在台海的兵力收回,蒋介石缓过劲台湾问题就会变得棘手。
毛泽东认为不必担心蒋介石,现在他只敢搞点小动作不会有什么大威胁。周恩来明确指出杜鲁门想利用台湾牵制大陆的鬼心,派遣舰队就是为了制造出台湾和大陆的矛盾,可蒋介石并不一定会上当。聂荣臻前来通报部队驻扎情况,毛泽东指出从中南军区调十三兵团及三十八至四十军即刻开赴东北。
麦克阿瑟召开记者会,指出此次战役是经由联合国通过并由十六个国家组建成的联合部队共同抵抗对韩国的侵略,对于记者提出是否担心同中国产生冲突,麦克阿瑟很是轻蔑,难道中国要用功夫和美军的飞机大炮切磋嘛。
林彪和罗荣桓建议改任在辽沈战役和解放海南中都表现突出的邓华为十三兵团司令员,在朝鲜作战不同于国内,此人军政兼优,更擅长处理错综复杂的关系。
1950年7月31日,麦克阿瑟私自闪电访问台湾,还达成了关于保卫台湾及美台军事合作的战略意向。周恩来同毛泽东谈论起这一事件,蒋介石是大肆宣扬此次访台,企图以此宣示美国将和他共同防卫台湾。朝鲜战争让蒋介石看到了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希望,他同麦克阿瑟表示会派出军队赴朝参战,幻想着朝鲜局势逆转可以由北部攻入鸭绿江,南部以美国舰队海空力量的支援反攻大陆。但是毛泽东明白杜鲁门是不会让蒋介石的部队参与战争,台湾这块儿遮羞布他一定得好好挂起来。
果然,杜鲁门愤恨的将麦克阿瑟访台的报道拍在桌子上,和艾奇逊大骂他是个骗子。麦克阿瑟曾大放厥词只需要两个陆军师团却在两天后就被击败,竟还要求再增派四个陆军师否则不为失败负责,气的杜鲁门直爆粗口。但艾奇逊表示现在美国政府只能依照麦克阿瑟的方法去做,因为麦克阿瑟私自访台已经让美国无法以中立的立场对台湾举措自圆其说。
朝鲜人民军打败美军的三大主力,又发起了第四次战役,金日成想要加快进攻速度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美军节节败退,其作战根据地又向南推进一步。周恩来敬佩人民军同志顽强的毅力,毛泽东分析釜山是南朝鲜和“联合国军”在海岸边最后一个立脚点,洛东江是最后的防线。双方现在总体的力量对比悬殊,人民军伤亡惨重,坦克也已经损失三分之一,防御力量已经大打折扣。对于求胜心切的疲惫军队,越往前风险就会越大。周恩来意会这或许是美军在诱敌深入。毛泽东担心这么长跨度的战线,后勤补给会是大麻烦。他最担心的还是仁川,一旦美军在这里登录就是拦腰截断了人民军的退路,要赶紧提醒朝鲜方面。聂荣臻建议立刻派出高炮部队,确保鸭绿江一线的安全。
复原回到派出所工作的郑锐仍旧保持着运动的习惯,但奈何母亲和妹妹捣乱始终做不到八十个俯卧撑。听到母亲再次催婚郑锐找着理由推辞,一家人打打闹闹很是温馨。
高炮部队已经到位,毛泽东提出在北京成立高炮部队领导机关,司令员由陈锡联担任。邓华来向毛泽东报道,两个人对着地上的地图讨论起朝鲜战争,邓华判断人民军的战线拉的太长,美军现在的对策应该就是要采取登陆作战切断人民军的补给线。这和毛泽东等首长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告诉邓华要做好同美国开战的准备,务必于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命出动。毛泽东甚至趴在地图上,查看着美国最可能登陆的地点。
邓华在火车站叫着“大个子”迎接十五兵团第一副司令员洪学智,他想要洪学智直接随自己前往东北。但洪学智此行奉叶参座命令来请示十五兵团的问题,还得去回话。邓华告诉他现在部队都在东北集结,这么多的部队需要人来管理,不容洪学智多说邓华掏出车前交给他吃完饭他们就出发。没有尚方宝剑邓华哪敢这样绑架,洪学智也只能服从命令。
第十三兵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赵如迪从汉口过来在车站等着二人,洪学智佯装生气,赵如迪赶紧拿出汽水给洪学智,三人就此登上去往东北的火车。邓华一边和赵如迪下着象棋,一边思考着朝鲜问题,恐怕他们还是得过江而去。几十万的战士被运送至东北,东北军的后勤补给压力很大,南方的战士对北方气候都不适应,这也是邓华把洪学智叫来的原因,天塌下来都有他这个大个能顶住。
十三兵团政治动员已经开始,整军备战已完成,东北局也会全面保障绝不退缩。麦克阿瑟终于定下从仁川登陆的计划,朱德推测麦克阿瑟最快也要下个月才能行动,周恩来的军事秘书雷英夫已经搜集整理好关于仁川港的海情资料,9月会出现三次涨潮汐,这是美军抢滩登陆的最佳时点,否则部队就会陷入泥沙里无法自拔,通过进一步分析9月15日最有可能行动。毛泽东安排周恩来向金日成示警美军会在仁川登陆,但周恩来担心现在的人民军正处在胜利的喜悦中,这提醒能否引起重视很难说。毛泽东同时要求电告邓华务必做好战斗准备。
参谋长谢方和政治部主任杜平就位,新十三兵团人员终于齐备。几个老战友见面正说闹,却听到外面传来爆炸声。1950年9月,美军轰炸机侵入鸭绿江地域及安东地区上空投下炸弹。郑锐等复原战士冲入倒塌的房屋内流出昏迷的孩子,女军医跑来救援,郑锐着急将她推上车让她带着孩子赶去医院。
百姓们在废墟中收拾着粮食和日用品,洪学智无法忍受这样的挑衅,杜平认为要马上提出抗议。美国这样肆无忌惮,谢方提议向军委请示继续增兵。洪学智也提出要尽快将三个高炮师布置到位。毛泽东预判的情况已经出现,他们即将面对的局面会非常困难和复杂。
周恩来同毛泽东汇报,8月27日一日内美军竟连续五次对鸭绿江和安东进行轰炸,他已通过外交部提出严正抗议。毛泽东对这些讨说法的虚无做法没有兴趣,必须要采取行动还以颜色。朝鲜已经同美军僵持半月,速胜已经不可能,更重要地是防止美军反扑。毛泽东让周恩来再次提醒朝鲜美军抢滩登陆的风险,并加紧督促东北边防军加紧备战,工业也要注意防空考虑适当搬迁。同时提出要派顾问团去朝鲜一趟,看看美国的情况,是否可以让东北军也牛刀小试。周恩来同意毛泽东的想法,到了这个局面必须下决心了。日本方面就是从朝鲜入手对中国开始全面侵略,惨痛的教训决不能重演。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致认为,现在必须加上中国因素才能给局势带来变化,给远东地区带来和平。苏联代表在安理会上提出和平裁军方案,可美国并不买账。有些话必须要让全国、全世界都听到,政治动员非常重要,一定要唤起人心。
周恩来听从毛泽东的建议决定和聂荣臻马上研究具体实施方案,一旦开战十三兵团需要整建制过江,为避免被切断后路,需要后续部队的驻守。他建议将中南军区五十军编入东北边防军序列,这样已经集结的部队就可以随时跨过鸭绿江。
连长钱沐之来到郑锐家中,恰好郑锐出去办事,被郑母领进家中等待。郑锐来到医院想请那日被自己半抱着上了车的金医生去家里吃饺子,那天几个救火的同志都答应了,母亲特意交代一个都不能少,金医生拗不过只好向郑锐要家里的地址。
郑锐在金医生手上写下地址就兴奋地跑回家,宣传干部李永明想要来采访救火的郑锐,恰好赶上今天家里邀请了那天全部的救火同志。郑锐回到家里见到了老连长又是一阵兴奋,老连长告诉他三十八军已经驻扎秦岭,作为侦察兵骨干的郑锐是现在部队急需的人才,他需要郑锐去执行一项秘密任务,三天内就要出发。
金医生等同志都来到家里,李永明提议让大家一起先拍照。他就地取材用凳子架起相机和几位英勇的战士合影。正要坐下吃饭防空警报再次拉响,同志们纷纷返回部队,郑锐背起行囊也要离开家。郑母失去了丈夫,现在又要送儿子上战场,可国家有难纵是内心有千般不舍她都要痛苦着放手让儿子去保家卫国。
美军于仁川登陆,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于第二日就开始反扑,朝鲜战局就此扭转。聂荣臻和周恩来已经看出朝鲜局势不容乐观,毛泽东批准东北军计划后勤部派出部分军事干部入朝军事考察的建议。郑锐等干部来到东北军司令部,坐在他身边的陆乘风是个名副其实的神枪手。眼下司令部决定派出五人小组入朝考察大兵团过江后的后勤保障问题,记忆力超群的陆乘风在脑中记录下了任务要点。郑锐等人换上西装,要返回秦岭的老连长特意过来嘱咐他要保障首长和同志们的安全。
周恩来拿着电报疾步来找毛泽东,根据朝鲜的观察美军于仁川登陆兵力预计有一个师,而人民军只有新组建的两个团,后续部队也未能及时赶到,美军已经逼近汉城。毛泽东分析美军一定会继续增兵,向东延伸逼近三八线,人民军必须保证三八线以北进行持久战。周恩来询问该如何回电,毛泽东看着手中的文件他们还得再考虑考虑。政务参赞柴成文向倪志亮大使通报周恩来的回电,要他转发金日成几点建议:一肯定朝鲜的政治思想,二要保持主力,三若汉城被攻占则有被敌人切断后路的可能。
苏联外交部长维新斯基告知斯大林美军已占领汉城的消息,朝鲜发电向他们请求支援并支持中国同志给予直接军事援助。斯大林认为美国的战略重心仍在欧洲,而他们也是如此,他们不能分散注意力,这也是维持社会主义国家不被分裂和避免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对峙。斯大林要求立即电告毛泽东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就直接入朝作战,苏联将出动空军支援。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已超三十万,且已经逼近三八线,再加上空军海军已有近四十万兵力。周恩来让印度大使给美国捎信以警告美国,杜鲁门撺掇安理会搞了一个八国提案,企图为“联合国军”占领朝鲜提供法律依据,被苏联一票否决后还直接提交了联合国,准备由他们控制的大会来通过。毛泽东询问起苏联的态度,斯大林主张朝鲜问题地方化,但毛泽东表示若美军过了三八线中国就一定得管。
记者会上麦克阿瑟不断标榜着自己的功绩,更是在汉城仍在激战的时候就对外宣称已经占领汉城。他将向金日成下最后通牒命令其投降,否则就会跨过三八线直至鸭绿江,肃清整个半岛北部。他敢这样做的很大原因在于,他认为中国根本不具有介入战争的能力,至于苏联三八线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前线的沃克将军表示会停在三八线等待联合国的命令,但麦克阿瑟否决了这种说法,跨过三八线向北前进的计划即将实施,他的作战方案就是——进攻。
深夜周恩来接到金日成请求直接入朝作战的电报,其特使后天会带着金日成的亲笔求助信来到北京。毛泽东看过电报让秘书叶子龙马上草拟电文,一让高岗同志立刻入京,二通知邓华随时待命出征。并让周恩来嘱咐朝鲜方面让被切断的部队分散北撤,无法撤退的部队就在原地坚持打游击战,这才有胜利的希望。
颐年堂内一场没有会议记录的会议正在进行,毛泽东鼓励同志们畅所欲言,林彪肯定了朝鲜的重要战略地位,但中国因为战乱已经是千疮百孔,台湾和西藏问题还未解决,西南西北仍在剿匪,国民党特务也是蠢蠢欲动,再加上现在国内的工业能力和美国相差甚远,国力悬殊这场仗实在难打。
毛泽东心中已经笃定此战必打,怎么打派谁打才是他心中的考量。林彪的讲话令他失望,可在场的多数人都认可林彪的想法,中美在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相差太过悬殊,为了救朝鲜赔上新中国并不值得。毛泽东认为这世界上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就盘踞在家门口,中国将永无宁日,不能采取鸵鸟方针。会议没有商量出个结果,只能就此结束。
毛岸英带着机械工具厂生产出的农用工具给父亲看,父子二人谈起朝鲜局势。毛岸英同父亲的想法不谋而合,虽然物质上新中国无法匹敌美国,但中国人民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一定可以战胜困难。
麦克阿瑟决定让部队尽快跨过三八线,沃克激动的站起来朝鲜现在正有一支兵团在迅速向北行进,正好就在美军从海上到达前,这会分散美军的兵力,他不同意让自己的部队从前线撤回再绕道仁川登陆去往元山。可汉城的补给无法同时维持两个军团,所以他们必须找一个新的供应港,元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沃克还想再争取,但骄傲自负的麦克阿瑟根本不愿再听。
金日成的特使到达北京急于面见毛泽东,苏联方面斯大林也认为中国此时出兵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