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这一天,李元妮也要带小达去照相馆拍照。她对着镜子化妆,虽说还是风韵犹存,但脸上岁月的痕迹已无法遮盖,她无限感慨,问儿子,自己是不是老了,小达说,妈,您还要干嘛啊?小达对李元妮夸张的打扮不屑一顾,挖苦讽刺,但还是乖乖的陪着母亲去拍照片。
李元妮母子拍照的的照相馆就在文化馆对面,小林趁妻子不在身边,过来和李元妮打招呼叙旧,俩人都已人到中年,互相感觉依然亲切。当小林的妻子出现,李元妮隐隐的感到这对夫妻其实已经不再相爱了。而小林看着她的目光还如同当年一般温暖。
小灯照相回到家,正好看见王宁把她偷偷藏起来的铁皮盒子翻了出来,王宁刚要打开,小灯当时就翻脸了。王德清看见小灯对儿子不客气,教训了小灯几句。董桂兰赶紧劝了丈夫又劝小灯。王宁不服气的说,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破盒子我早就看过,里面都是你的照片,都是3月27号这天拍的,还有一个合影呢。小灯当时不说话了,董桂兰感觉到什么,让王宁赶紧把盒子还给小灯。
晚上,李元妮保持着往年的习惯,俩份礼物,一杯祭酒。她征求小达的同意,也要喝一杯,小达给她把酒斟上。李元妮一杯酒下肚,眼泪就下来了。她对着万师傅的照片絮絮叨叨的念着说对不起他,一直都没有找到女儿。拿出信封泪眼模糊的还要写,被小达将纸笔夺走,小达不耐烦的劝着她,再这样眼睛可毁了,没法当裁缝了。
晚,王德清带儿子出去看电影。董桂兰在家备课,见小灯复习中间休息,犹豫片刻,较小灯过来说话。她问小灯,你小时候自己的家你都还记得什么,是不是还有人在,你还惦记什么吗?如果是,高考完了我就陪你回唐山,去找你的亲人。小灯黯然的摇摇头。董桂兰知道这孩子心里藏着秘密。
搬家之后,董桂兰咳嗽加重,备感不适。终于抽空夫妻俩去了趟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没出来。但是医生告诉他们情况不乐观,这对他们来说如同晴空霹雳。董桂兰和王德清商量,不管什么结果都不能告诉孩子,小灯要高考,王宁年纪还小。回家后,俩人尽量不表现的异常。小灯蒙在鼓里不知情,只顾努力学习。
高考模拟考试那天,董桂兰为了不耽误学生,依旧来学校监考。小灯不知情,但看出董桂兰身体不适。考试之后,那个传纸条的男生罗维约小灯出去,被董桂兰看见,她去追小灯,其实是要告诉小灯今天可能晚回家,让她给弟弟带饭回去,小灯却以为是因为那个男生的缘故,觉得很没面子,迅速的离开了。
董桂兰和王德清去医院拿结果,医生告诉他们是癌症晚期,作手术也晚了,坚持化疗还能拖延些时间,王德清和董桂兰当时就傻了。
街边,小灯被同伴的男生罗维约了出来,他像小灯表示了好感。小灯拒绝了。她告诉罗维,世界很大,他们将来肯定不在一起,何必现在找这个麻烦,罗维说你不是要上复旦吗,我也考上海的大学,看看是不是能在一起。
小灯回家晚了,王宁一直饿着肚子,小灯奇怪爸妈怎么没回家,给王宁简单的做了点吃的。王宁摆弄家里新买的四喇叭收音机听磁带,小灯翻了翻从信箱里拿回的信,赫然发现有唐山老家寄过来的信。李元妮终于把寻找小灯的信按顺序寄到了董家。小灯紧张的打开了信封,看到了内容,如她所猜就是李元妮写的。她思考了半天,想把信撕了。此时王宁放的磁带里传出了一首老歌,正是小灯小时候李元妮教他唱的,这个巧合让小灯当时愣住了,王宁要拿小灯的信看,小灯和他争抢了起来,不仅夺过了信还一怒之下把那盘磁带拿出来将扯坏了,王宁当时大哭,董桂兰和王德清回家正好撞上了这一幕。
王德清脾气暴躁,怪小灯此时还给家里添乱。董桂兰没有力气说话,由得王德清教训俩个孩子就上床休息了。王德清发了顿火,摔门进屋照顾董桂兰。王宁哭的伤心,小灯终于不忍心,拿着开水倒进杯子里,将扯出来的磁带熨平,王宁这才止哭。董桂兰看到这一幕,稍加宽心。
董桂兰依然没有告诉孩子们她的病情,可是治病要花大笔的钱,王德清担心要负担小灯的学费家里便会捉襟见肘,还是妻子的命要紧,言语中露出不想让小灯上大学,想让她早点工作减轻负担,小灯伤心至极,上大学是她能摆脱现在生活,远离过去最好的办法,听到这些话,她觉得因为自己不是这家人亲生的,所以才会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失望之余,口不择言的说出了绝情的话,董桂兰听了很伤心,王德清骂她白眼狼,白养了她这么多年,就是养不熟。在董桂兰极力劝阻下才没有说出董桂兰生病的实情。小灯恶狠狠的说,我只要自己考上了就走,就算卖血也不用你们的钱。
毕业考试结果出来,小达成绩太差,没有通过。看到小达拿回来的成绩单,李元妮披上衣服冲到了学校。她去学校苦苦求情也没能让他逃脱被开除的命运。回来的路上,李元妮看到小达还在无所谓的瞎玩,流露出了深深的失望。当小达回家的时候,李元妮怒斥小达。小达冷冷的对她说,你后悔了吧,后悔当初你选了我。母子俩闹僵。
小灯期待已久的高考终于来到,她带着满腔的希望和对董家的厌弃走进了考场。高考那三天也在七月,也是闷热一丝风都没有的天气,如同地震那年的夏天。语文考试的作文题是:习惯。小灯看着题目,不知不觉得回想起小时候爸爸每次回家李元妮都炖的排骨,回想起一家人快乐的往事,回想起每一年生日都要去拍照片的习惯,思绪万千……
唐山高中考场外,小达打着台球,听到考试结束的铃声,猛然抬起了头,那一刻他的前途已定,下决心再也不踏进学校了。
高考结束,小灯自我感觉很好,回到家中正准备将此利器抛向董桂兰夫妇,却发现家里没有人。邻居见她回来,把王宁交给她,告诉小灯董桂兰住院了,王德清正在照顾。小灯这才如梦初醒。
医院里,董桂兰虚弱的躺在病床上,小灯看到她的样子,得知了她的真正病情,流露出了一丝愧疚,而董桂兰安慰她和王宁,还问她考的怎么样,小灯点头说,考的很好。
回到家里,王德清终于有机会对小灯发泄他的不满,他把董桂兰病情的加重也放在小灯身上,并明确告诉小灯,上了大学自己管自己,别指望这个家会供养她,小灯对他们没有感情,就不要怪他无情。小灯剑拔弩张的和王德清对视,王宁在一边害怕的拉住小灯的手,小灯一把甩开,王宁委屈的哭了…
7月28日,大地震9年忌日,董桂兰出院回家。小灯和王德清依旧不说话,董桂兰也不再劝阻。待王德清离开,董桂兰把小灯叫过来,偷偷的塞给她一笔钱,告诉她要安安心心的上大学,只是自己不能如约陪小灯回唐山寻亲了。她让小灯不要恨王德清,此时才把当年他们在地震中失去女儿的事情告诉了小灯,说小灯长大了,自己可以去辨明是非。董桂兰让小灯拿梳子过来要梳头,因为手上化疗的伤口太虚弱,手举不起来,小灯主动的给董桂兰梳头,俩人都想起了小时候在孤儿院董桂兰梳头的情景,沉默不语,梳着梳着,董桂兰的一缕头发掉落了下来,小灯偷偷的藏起…
这一天,小达看到自家窗户里亮着的灯,知道母亲必然是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准备祭拜死去的亲人,他不想面对母亲和往事的悲伤,向街道的另一个方向走去。
李元妮独自在家,小林来取做好的衣服,看见李元妮拿着以前的老照片沉浸在痛苦之中,开解她,儿孙自有儿孙福,小达迟早要离开。她也应该从往事里走出来,为自己多做打算了。沉默中,俩人想起往事,不胜唏嘘。
高考通知书来了,小灯如愿的考取了复旦大学。小灯收拾行李的时候,董桂兰已经虚弱的不能帮她了。小灯拿出了小时候董桂兰给她的小包装自己的贴身用品。董桂兰遗憾的说没有机会去给小灯添置新的衣服了,让她去上海自己买,那可是个大城市,让小灯出远门自己照顾自己。小灯对董桂兰微笑着,好像她不曾生病。
9月的一天,小灯提着行李离开了家,弟弟王宁哭着将小灯送到了车站,小灯要弟弟好好照顾妈妈,孤身一人离开。
1988年9月上海上海火车站。小灯所乘坐的火车晚点,等她狼狈不堪的提着行李走到学生接待处,来接新生的校车已经离去,接待处只剩下个牌子。小灯拖着沉重的行李站在了陌生的城市当中,周围充斥着听不懂的话,火车站周围杂乱破旧,传说中的那些美好不见一丝踪影,阴雨绵绵闷热的天气让人心情更压抑。小灯只得问路自己来到了学校。
进入校门,小灯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杨阳。杨阳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大四的学生,学校的风云人物,学生会的领导。新生报到,杨阳和一些学生会的干部在校门口设立接待处,引导新生报到。小雨中,小灯身上都被淋湿了,狼狈不堪的站在接待处,杨阳热情的指引她和其他晚来的新生报到的程序,见小灯的行李多,也没有人陪她来,就让小灯把行李放在他们那,报到结束之后取了再去宿舍。
小灯报到回来,雨已经下大了,门口的人都散去,只有杨阳还守在那等着,见小灯到来,就把伞给了小灯,提着行李带小灯去宿舍。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个漂亮的女生,小灯不知道那是杨阳的女友冯静,他们感情不和,已经快要分手了。冯静看着杨阳在帮助小灯,语带挖苦的跟杨阳打了招呼,就上了路边的一辆私家车,汽车玻璃黑黑的,里面坐的是谁也看不清楚,杨阳目光冷冷的似乎要穿透玻璃。小灯不知就里,只觉得他们之间肯定有问题。
宿舍里,。杨阳又叮嘱了小灯一些注意事项就离开了。而小灯因为疲惫和新鲜感。都忘了问他的名字。入夜,小灯睡在下铺,看着上铺的床板黑压压的在头顶,(有心理的疾病)无法入眠,索性走到校园里,她坐在操场看台上发呆直到天亮。晨练的杨阳遇到小灯,好奇这个女孩的特别,过来跟小灯打招呼,关心的问候。俩人轻描淡写的聊着,从杨阳口中,小灯得知他的名字叫杨阳。
唐山。小达已经放弃了重新回到学校,和伙伴们继续玩乐着。他晚上很晚才回来,看到李元妮等他等得累了,已经靠在椅子上睡去。台灯开着,桌子上还放着裁缝店的账本,小达顺手拿起来一看,发现这几个月的收入很少,多是改衣服改裤长的小活。李元妮看似忙碌,其实没有挣到钱。小达皱起了眉头,坐在沉睡的母亲身边,看着她憔悴的样子,有些心疼的摘去李元妮的眼镜。等李元妮醒过来,问小达怎么这么晚回来,吃了没有,小达则表现出与刚才完全不同的态度,显得很不耐烦。
杨阳的女友冯静找到他,面临毕业大关,冯静希望杨阳能他的母亲帮助自己留沪。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杨阳答应了。杨阳找到母亲让杨母帮助冯静找工作,杨母被杨阳蒙在鼓里,一心以为俩人毕业就会结婚。杨阳掩饰实情,其实,俩人已经说好,大学毕业就分手。
小灯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在学校周边找工作,因为她不想用董家寄来的钱,可是找工作很困难。小灯失望而归,在路边遇上回校的杨阳,此时已经过了学校开饭的时间,杨阳尽地主之谊带小灯到小店吃生煎包。小灯隐瞒自己找工作的事情,之说在学校附近转转。杨阳请小灯参加学生会为新生组织的上海一日游,小灯答应了。
这一天,杨阳带着他们去了上海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和标志性建筑,在城隍庙,小灯心突然软了,买了董桂兰爱吃的小吃,还在商场买了一条纱巾给董桂兰,杨阳让她买鲜艳的,小灯说,这不是给自己买的,因为她不知道董桂兰的头发是不是都掉光了。杨阳越发注意到小灯的不寻常。
唐山。小达吃晚饭,要出去瞎混,被李元妮叫住,她告诉小达自己给他报了高考补习班,让小达去上课。小达很吃惊,说那个补习班就是骗钱的,你钱多啊拿去给他们。李元妮说我再没钱也要让你继续读书,你复读一年,好好学习,接着再考。李元妮说这是万师傅从小对小达的期待,小达说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对学习根本就不感冒,能勉强上完高中就不错了,复读十年也沾不了大学的边,为什么你还这么不现实。李元妮无法理解,小时候懂事听话的小达长大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她又哭又闹,逼着小达去上补习班,母子俩争吵中,小达说出你那时逼姐姐跳舞,现在又逼我,为什么你老这样?……小达愤怒的说出这句话,李元妮痛苦不堪,跑出家,最后还是小达在夜晚的街头找到了母亲,他像哄小孩一样把母亲哄回了家。
小灯终于找到了工作,下课要走,却发现自己的二手自行车不见了,十分焦急。杨阳经过看见,询问了一下,告诉小灯别慌,学校里经常有人偷自行车,小灯的车要是二手的未必会被偷,可能就是被人骑到别处去了,于是杨阳带着小灯在校园的各种犄角旮旯找自行车。杨阳笑问她这么忙都在忙什么啊,小灯顾左右而言他。终于找到自行车,俩人都挺高兴的,杨阳不经意的把手搭在小灯的肩上说听我的没错吧,没料小灯一慌,飞快的甩掉杨阳的手,杨阳楞了,小灯也有些尴尬。还是杨阳解开僵局,找东西帮小灯开锁。
为了敷衍母亲,小达去了补习学校,他敷衍的在课堂上呆了一会,就溜了出来,老师看见了也没管。小达出跟那些无业的孩子打台球,混录像厅。李元妮威胁的取消了小达的零用钱,小达就伙同其他人,拦住一些比他们小的孩子抢点钱,然后出去撮一顿。李元妮毫不知情。
这天,几个人从录像厅里出来,聊着刚看完的香港电影,对南方那个未知的世界很憧憬,觉得如果能去香港,便能和电影里的人一样,迅速发迹,成为老大。一伙人里有一个人的哥哥刚去了广州打工,每年寄回来的钱比父母的收入要高许多,他一说这个情况,小达就萌生了去广州打工的念头。
但是当小达把去南方打工的事跟李元妮一提,却遭到李元妮强烈的反对。她一根筋的就想让小达上学,小达说你死了这条心吧,我不是读书的料。李元妮越是反对,小达越是坚定了去南方的心。母子两人争吵了好几次。李元妮又哭又闹以死相挟,可是小达冷静的看着母亲,已经把她的一举一动都摸透了。李元妮只得放弃了表演。
冯静顺利的进入某接收单位实习,要请杨母吃饭。三人来到一家西餐厅,杨阳意外的发现小灯居然在这家餐厅打工,十分惊讶,他不由自主的关注着小灯的举动。小灯被另外一桌客人无理刁难,杨阳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反而害的小灯被开除了。杨阳告诉母亲,这个服务员是自己学校的师妹。杨阳追上小灯,向她道歉,并且问小灯为什么违反学校规定在外面打工。被小灯一顿抢白,让他不要管自己的事情。
李元妮见拗不过儿子,去找万师傅以前的领导,让领导看在万师傅的份上,给小达安排货运站里的工作,领导也答应了,李元妮跟小达说就算工作也可以留在自己身边。小达却强硬的表示自己不想在这个家待下去了,李元妮闻听火大,痛斥儿子的没良心,又说对不起万师傅和小登,小达也火了,他告诉李元妮,你以为你这么一直找姐姐,我心里好受吗?你以为我就这么想让姐姐死吗?你每一次的找就是把一块石头压在我身上。当初是你的选择,让我背负这么大的负罪感,我觉得姐姐是因为我死的。我不能再让你为我选择了,我不能承受,我要为我自己的生活做选择,我想离开这个家。李元妮听了小达的话,彻底崩溃。这天夜里,李元妮一直拿着全家的合影面无表情的看着,看着,直到天光发白。
此后的几天,李元妮没有跟小达说过一句话,她神情恍惚的吃饭,做衣服,睡觉,小达看在眼里,直到自己的话说的太重了,但他又不愿意跟母亲低头。小达索性不再回家,跟狐朋狗友在外面混,这天,小达等人刚刚拦住一个中学生想要点钱,就被正好巡逻至此的民警给抓获,几个人都被带到了派出所,中学生指名道姓的说小达就是为首的,民警因此拘留了小达。
李元妮赶到派出所,百般的哀求,又去哀求中学生以及家长,看着她可怜的样子,中学生终于放弃了自己的指认,在交了罚款以后,小达被母亲领了出来。夜晚,走在回家的路上,李元妮突然捡起地上的一根木棒就打向小达,小达也不躲,任母亲打着,最后,李元妮哭泣着扔掉了手中的木棒,说:既然你这么想从这个家逃开,那就滚到南方去吧。
小灯因为丢了工作,一时找不到新的,又没有钱了,迫于无奈到建筑工地搬砖。杨阳关注小灯的事情,跟踪小灯,发现小灯生活的如此辛苦,人又如此坚强,起了恻隐之心。
杨阳告诉了母亲自己和冯静分手,因为被利用,杨母大发雷霆,她跟杨阳说以后不许找外地的女朋友,婚姻大事要由家里来把关,并且用小灯一事来证明外地学生和他们根本就是两类人。这激起了杨阳的逆反心理。
李元妮终于答应了小达去广州的请求,走前,李元妮狠狠心,去电话局交了5000块钱初装费,安电话的那天正是小达走的前一天,夜晚,李元妮在一张纸上工工整整的写下电话号码,又从衣柜的一个铁盒子里拿出一摞钱,然后走到小达面前一并递了出去,李元妮说:这电话号码你记住了,别忘了打电话,让我能听到你的声音,这钱是我为你攒的,你带上吧。小达接过写着号码的纸,把钱推了回去,他说我不需要,我自己能养活自己。李元妮没说话,边哭边陪着小达收拾东西,哭了一会,她又忍住,狠狠地说你走吧,走的越远越好,别指望我会去送你。尽管这样,她还是给小达备齐了所有需要和不需要的行李,小达就一件件的往外扔,母子俩为此又在闹别扭。最后李元妮哭着抱住小达,说儿子,就一年,就给你一年时间,一年以后你就回来!
小达走的那天,是和四五个伙伴一起上的火车,他们对即将到来的生活,对陌生的南方充满希望,兴奋的交谈着,满是新鲜感。小达没注意到,不远处站台的柱子后,站着偷偷来送行的李元妮,看见小达兴奋的笑脸,李元妮眼泪一滴滴往下掉…刺耳的铃声响起,火车即将开动,李元妮突然冲出来,奔向小达所在的车厢,像是要看儿子最后一眼,叮嘱最后一句话,可是火车已经越开越远,她怎么都追不上了…
小灯下课后还要去工地,被杨阳拦住,被杨阳发现自己的秘密,小灯又羞又气,跟杨阳吵了起来,说他们是俩类人,让杨阳不要再来打扰她。杨阳说他只是想尽力帮助小灯,但是有很多途径是可以赚钱的,要小灯听自己一次。
杨阳把小灯带到了一所中学,原来,他联合其他几个大学的学生会和中学合作,组织大学生勤工俭学,给中学高三学生当家教,帮小灯找到了家教的工作,还特意挑了家庭环境好,离学校近的人家,小灯方知杨阳对自己很用心,第一次说了谢谢。杨阳笑了,在这瞬间,杨阳发现自己已经对这个女孩动心了。
80年代末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打工热潮兴起,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都涌向了这个弹丸之地,找工作真的很不容易。小达他们下了火车,连当地人说的话都听不懂,当地人也很歧视这些来捞金的人。他们的到来也必然竞争有限的工作机会,即使是同乡,也不会关照他们。小伙伴的哥哥把他们带到当地的劳务市场,接走了弟弟就不再管他们了,只能自己靠自己,这几个孩子立刻傻了眼。
没有文凭,没有关系,小达和同伴们就像待宰的羔羊,体力壮的先被调走,连去干什么,工资多少都不清楚。在这些孩子里,小达是最瘦弱的,再加上手也有残疾,总是被挑剩下。一天一天很快过去,走了的人不知道被带到哪,也没有联系方式,更没落脚点,惶恐随着黑暗到来。最初俩天还有人跟小达做伴,俩人互相陪伴着随便找个没人管的地方睡一晚就过了一夜,第二天再次来到劳务市场,可是过了这么两天后,身上没钱,流离失所使得同伴更加害怕,再有人招工挑到小达,把他剩下的时候,他背弃了小达,告诉招工的人小达手是残疾的,干不了重活,让人招他去。小达就这样被一个人丢了下来。
小达走后,李元妮的生活突然失去了中心,觉得空落落的,她像发泄似的买了一堆鲜艳的布料,给自己做了一件又一件漂亮的时尚的衣服,可是穿上也没人看,只能用这个打发时间。李元妮在家焦急的等待着小达的消息,可是音信杳无。她找到别的同伴家里,人家都或者写信或者捎了口信回来,只说大家一起安全抵达广州,没有具体情况。这让李元妮更是不安,独自在家的时候伤心掉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