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才兴冲冲地掀开轿帘,没想到从轿子里面出来的却是师长余洒度。在袁文才、贺子珍的支持下,毛泽东在茅坪建立了后方医院和留守处,伤病员得以及时的安顿与治疗。在贺子珍建议下,毛泽东带着龙达等入住八角楼,而原先袁文才安排给自己的住处让给了对上井冈山一直颇有异议且心情欠佳的余洒度。 南昌起义余部面临严重的给养不足,朱德经与陈毅商议,决定应时任国民党16军军长的老同学范石生的邀请,率部化名在范石生所部暂且安身。疲惫不堪的部队终于得以喘息。 毛泽东把袁文才送给自己的一包茶叶拿到余洒度的住处分享。余洒度告诉毛泽东可以用轿子把自己抬上山,却不能把自己的心也抬上山,并再度提醒毛泽东别只顾偏安一隅,乐不思蜀而忘了及时挥师南下。毛泽东笑曰自己并非乐不思蜀,而是得陇望蜀……
在袁文才的陋屋里,王佐就毛泽东上井冈之事找袁商量应对之策,巧遇毛泽东在贺子珍的陪同下前来看望。袁文才劝王佐见见毛泽东,王佐执意避而不见。 毛泽东告袁即将率部暂别井冈,通过分兵游击,筹粮筹款,扩大政治影响,令袁文才、贺子珍钦佩不已。下山不久,毛泽东从报纸上获悉南昌起义部队在潮汕地区失利的消息,更坚定了立足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主张,并派何长工携带《三国演义》上册,去联络南昌起义部队。 国民党湘军何键和反动民团头目尹家壁和陈开财打算在水口围歼毛泽东所部。毛泽东派兵奔袭茶陵“围魏救赵”,自己留守水口。余洒度借去省委汇报为名与毛泽东分道扬镳。毛泽东在水口亲自主持了6名优秀战士的人党仪式。
获悉陈浩、何挺颖打下茶陵,毛泽东大喜。王佐副手赵飞龙赶来求援,毛泽东立即兵分两路夹击,排除了王佐的困境。在回井冈途中,遭到靖卫团的袭击,因为人地生疏,仓促应战,部队被打散,十分狼狈。毛泽东叮嘱罗荣桓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优势以鼓舞士气。出于好心,钟大龙挖来红薯给大家充饥。毛泽东让罗荣桓拿钱埋到红薯地里,并在荆竹山的“雷打石”上宣布了人民军队“行动要听指挥、不许拿老百姓的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的三项纪律。 朱德得知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井冈山的消息,即派毛泽覃化名覃泽携带写有自己阅读心得的《三国演义》下册前往联络。正让王佐以黄土铺路、红血洒道的隆重礼节迎上井冈的毛泽东,对朱德的用意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