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茹拎着亲手做的点心去见拓跋余,她决定试探拓跋余对未央到底是何居心。常茹故意在拓跋余面前提起昭仪娘娘要为拓跋余选妃一事,拓跋余告诉常茹,情爱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他更看重的是“忠心”,常茹不快,她说之前在府中听到殿下有意求娶未央,以未央的脾气要对殿下“忠心”似乎不太可能。拓跋余话锋一转,称李未央有李未央的价值,但论“忠心”李未央根本无法和常茹相比,在自己心中,常茹是不一样的。
常茹回府取出之前从李敏峰处捡回的北凉公主画像查看,虽然画像的面容被未央毁了,但画上北凉公主的左臂上赫然与未央有着一模一样的胎记,由此断定未央就是心儿公主,她知道此消息一旦散播出去,未央必死无疑。
李长乐去太子府陪太子妃抄经,又故意在太子妃的贴身侍女秋仪面前和檀香讨论为何不将在围场救了拓跋浚之事告诉太子妃,听了秋仪的转述,太子妃更是将媳妇人选锁定了李长乐,决定拓跋浚平安归来后就求皇上赐婚。
敏德和君桃日夜不休不眠地寻找未央的下落却依旧没有线索,焦统领将查到的未央的行踪告诉敏德,敏德到达茅屋时正见未央与拓跋浚亲密无间,心中直犯酸意,顾不上与未央打招呼,一人狂奔在树林里。
拓跋浚平安回来,太子妃提出让皇上给拓跋浚、李长乐赐婚,拓跋浚不答应。两人当着皇上的面吵了起来,太子妃说李长乐秀外慧中,温婉贤淑,皇上觉得这与自己了解的李长乐不同,他又想起孙儿在自己面前提过有一个求而不得的女子莫非正是李未央?拓跋浚笑着说未央并非心中没有他,皇上提出见过李长乐再决定。
未央归府,府中众人都是各有想法,老夫人和七姨娘自是欣慰非常,而李常喜姐妹则不禁嘀咕从这么高的悬崖摔下来居然都没死,可真是命大,李常茹假意关心,趁机查看了未央的莲花胎记,又旁敲侧击了未央对南安王的看法,直到听到未央对南安王根本无意之后才放下心来。
太子妃铁了心要儿子娶李长乐,不管拓跋浚如何恳求、撒娇她都不改主意。李长乐来到太子府看望拓跋浚,太子妃打发儿子好好陪陪长乐,长乐取出一枚平安符,说是看到殿下最近意外频出,特意去庙里求的,希望能保殿下平安,拓跋浚说他这辈子恐怕都是要辜负李姑娘的一片心意了,平安符万不敢收。
李敏德打算履行承诺随焦统领回柔然,临行前他向未央讨要了她发髻上别着的玉簪留作纪念,未央不知内情还以为敏德是有了心上人,想把玉簪送纪念品心爱之人呢。九公主无意中听到李敏德的身世,被焦统领发现一定要将她杀了,李敏德护着公主,公主也发誓一定不会让别人知道李敏德是柔然皇子之事。
惺惺作态的李长乐在皇上面前装出一付温婉可人的模样,还有叱云南和太子妃在旁添油加醋,皇上不禁开始改变对李长乐的看法。李长乐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皇上和太子妃的支持,离她成为皇孙妃指日可待,她让病榻上的母亲一定要好好养病,亲眼看着她嫁给拓跋浚。
拓跋浚带着未央来到他儿时的热土,那里处处体现着看似严厉不苟言笑的太子对儿子的默默守护,拓跋浚今日就是让父王的在天神灵好好看看他心爱的女子。
承德喜欢君桃,却害怕君桃凶巴巴的样子,一时心慌就说漏了嘴,称幸亏他们殿下要娶的不是君桃的小姐,君桃一听这话可不得了,立即持剑去找拓跋浚要个说法。拓跋浚坦然称娶李长乐是他母妃的意思,而他一心要娶的自然是李未央,虽然母妃不同意他们在一起,但显然父王是支持他们的,母妃一直拗不过父王,所以他有信心得到母妃的首肯。
太子妃突然在花园晕倒,太医诊断的结果是忧虑过度引起的心疾,拓跋浚担心母妃的身体,太子妃却趁机提出让儿子离开李未央,娶李长乐为妻。
刘宋大军突然来犯,魏帝想听听众臣的意见,拓睃翰主战,其余大臣皆因朝廷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天灾,当下应以休养生息为主,不宜大动干戈,纷纷主和。
叱云南暗示亲信大臣提出派公主和亲,拓跋浚提出反对意见,他说大魏和刘宋开战是早晚的事,那么到时这位和亲公主便是九死一生,叱云南趁机提出可以派京中贵女前往即可,届时一个贵女的生命可以换取大魏休养生息的时间,那么就算死也是死得其所,连和亲的人选他都已经想好那就是李未央。拓跋浚强烈反对,更是在众臣面前说,自己要娶未央为妻。皇上龙颜大怒,现场封安平县主为安平公主,出使刘宋和亲。
为了顾全大局,未央说自己一定会去刘宋和亲,但并不表示自己会老老实实受人摆布,到了那边自己一定会逃回来的。敏德让未央放心,让她只管跟着和亲队伍前往刘宋,到时他自有办法救她。
未央拜别老祖母和七姨娘,来到宫里准备和亲事宜。未央在宫里碰到九公主,听说拓跋浚依然在请求皇上改变主意,未央担心拓跋浚会激怒皇上,她求九公主带话给拓跋浚“和亲路上如有意外,宁死不辱”。拓跋浚再三请求皇爷爷三思,称叱云南在朝堂之上提出和亲并指定人选,表面上看是为社稷和百姓考虑,实际上是为了置李未央于死地,刘宋一向狼子野心,他们决不可能为了和亲而让自己无功而返。魏帝怒极,称这个皇长孙为了儿女私情居然敢再三再四地顶撞自己,御前太监眼看皇上动了真怒,赶紧以禁军演练即将开始为由将皇上带走,没想到拓跋浚横下一条心追到了练兵场,声称若皇爷爷不收回成命,他就长跪不起。
敏德命焦统领在两国交界处劫和亲队伍,欲带未央与自己同归柔然。焦统领称此一来必将同时得罪大魏和刘宋,但敏德心意已决。
李常茹亲手替南安王做了一条腰带,迫不及待地连夜送到南安王手中,南安王表面与常茹虚与委蛇,称常茹小姐的情意他很明白,腰带也很喜欢,会日夜带在身边的,当常茹一出门,南安王将腰带随手一扔,满脸的不屑。
南安王作为皇上亲封的送婚使护送李未央前往刘宋和亲。
拓跋浚一直跪在练兵场祈求皇爷爷收回成命,经多日暴晒雨淋终于体力不支晕倒在地,太医称汤药或许可以医治表症,但高阳王殿下的心结依然难解。拓跋浚请求母妃让他在和亲路上送未央一程,但太子妃坚持不允,还让手下严加看管不许高阳王殿擅自行动。
拓跋浚心意已决,他佯装病情转重,让承德召太医医治,这实为他的金蝉脱壳之计,拓跋浚制住太医穿上太医的衣服混出太子府,与承德一起去追未央。魏帝得知拓跋浚居然胆敢逃离太子府大怒,下令将拓跋浚贬为庶人,终生不得回平城。
接亲大使张大人一路借口身体不舒服一直走走停停,明明一个月的路程硬是走成了两个月,南安王决定静观其变,白芷奇怪这么多天过去了,为什么高阳王一直没有追来?未央慨叹拓跋浚不来也好,来了也只会受到伤害。
张大人借口因自己身体原因耽误大家行程为由宴请魏兵,魏兵饮酒后纷纷倒地。原来宋国出兵伐魏势在必行,魏帝提出和亲后,宋帝打算伪造送亲使拓跋余迷恋公主,偷袭宋军的假象,正大光明提出开战。
张大人命人杀死君桃、白芷,企图强未央。早就知道宋人在酒中下药,并未真正饮酒的拓跋余一直在外观察事态的进展,干钧一发之际,拓跋浚及时赶到杀死张大人救了未央。拓跋余则若无其事继续回到酒桌前装晕,等待拓跋浚赶来将他们救起,醒来大骂刘宋的卑鄙行径。
未央跟着拓跋余等人押着俘虏的宋兵回京,拓跋浚知道魏国边境危险,急忙赶去边关守城。行至半路未央发现拓跋浚根本没有和他们在一起,她坚持要下车找拓跋浚,拓跋余告诉她现在最重要是安全回平城禀告军情,其他的事他无能为力。说话间大批的宋军追了上来,拓跋余见全队脱围已不可能,毅然拉过未央翻身上马试图单独脱围,行至一处农舍加上拓跋余身中箭伤,未央拉拓跋余进入一处暗格藏身,没想到暗室引起了南安王童年痛苦的回忆,未央看出了南安王的恐惧无助,她的无声安慰让拓跋余安定了下来,终于追兵离开了,心神松懈下来的南安王晕倒在地。
拓跋浚赶到边关,发现宋兵已经于昨晚攻城,城守大人率兵拼死守城才挡住攻势,但如今城中仅有五千士兵,兵器不足,粮草不足,最严重的是士气受到了严重打击无心应战。
敏德与焦统领久等和亲队伍不至,敏德担心出事,骑马赶了回去。
宋军二十万大军再次攻城,拓跋浚力排众议下令开城杀敌,背水一战。一时间士气高涨,拓跋浚率军抗击宋军大获全胜,魏军撤回城内等待抵挡第三波攻击,拓跋浚号令大家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也要保住这个城,因为在他们的身后是千万百姓的命。
未央听闻拓跋浚情况危急,决定去滑台帮助拓跋浚,拓跋余欲阻拦,告诉未央就算再有情有义也不能拿性命开玩笑,但未央只想与拓跋浚一起面对生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