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绞杀战和反绞杀战整整进行了一年的时间,不管美军如何轰炸和破坏,志愿军的运输线始终没有中断,保证了前方作战的胜利,洪学智和几十万志愿军后勤指战员用自己的生命和智慧筑起了一条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彭德怀风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命令,召开表彰大会,对洪学智和后勤指战员取得的胜利表示祝贺,朝鲜人民军还想彭德怀办法了勋章,彭德怀觉得洪学智的功不可没,应该把勋章颁给他,对他任劳任怨的作风大加赞赏。
朝鲜战争进入停战谈判阶段,志愿军则进入了坚守阵地的防御战,病发起了夏季反击战役,有力地配合了谈判桌上的斗争,当年冬天,洪学智从前线会北京向毛主席汇报了朝鲜战场的后勤工作情况。毛主席把他请到自己家,特意让他品尝了毛氏红烧肉,毛主席心里惦记着前方的战士们,让洪学智想法设法只好战士们的夜盲症,最起码保证战士每天能吃到鸡蛋,提议把鸡蛋做成蛋粉,就能很方便地运到前线。
洪学智又向政务院总理陈云汇报工作,陈云了解到前方战士们常吃炒面会烧心,让洪学智想办法让战士们吃到热饭,可是战线太长,还有敌军的轰炸机的袭击,一时无法解决这个困难,陈云建议把战士们的粮袋改成20斤的,可以减轻大家的负担。洪学智汇报完工作,就赶忙来到学校看洪虎,洪虎觉得爸爸穿军装的样子真帅,洪学智就背起儿子回到住处。
当天夜里,洪学智想洪虎了解了家里的情况,得知张文每天在幼儿园忙得不可开交,洪醒华还不能适应新生活,不太爱说话,洪学智让他多关心姐姐,他仔细查看了洪虎的成绩单,得知他体育课时长跑投机取巧得了不及格,洪学智就带他去操场跑步,他鼓励洪虎,并为他加油鼓劲,剩下最后一圈的时候,洪学智陪洪虎一起跑,父子俩有说有笑,很快跑完了,洪学智对洪虎抓住机会,让他脚踏实地学习,不要投机取巧。
志愿军的夏季反攻战役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特别是金城反攻战役,使敌人损失惨重,迫使他们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7月27日,停战协议在板门店签署,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举行了授勋仪式,洪学智获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日成宴请了志愿军领导人。洪学智激动万分,他第一时间来到吴老枪的坟前,把美军停战的消息告诉他,洪学智不由地想起和吴老枪经历的枪林弹雨和生死与共,他答应一定把吴老枪带回四川老家。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洪学智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到南京军事学院进修学习。张文帮他收拾好行李箱,洪学智想抽时间回老家看看,虽然大爷大娘和姐姐都不在人世,可洪学智时常想起他们的音容笑貌。洪学智在南京军事学院进修期间,终于有机会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安徽金寨双河镇,村里的乡亲们闻讯都一起赶来迎接他,洪学智和他们一一握手,刘双河带着老婆孩子来欢迎他的到来,洪学智兴致勃勃讲起了那些难忘的日子和刘双河的趣事,洪学智跟着山根叔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最后来到他从小长大的院子里,仿佛看到大爷大娘劳累的背影,以及姐姐的关怀与照顾,洪学智的心里百感交集。
洪学智到大爷大娘的坟前烧纸祭拜,他又去给姐姐扫墓,洪学智触景生情想起吴老枪,他的心里很不好受,刘双河默默守在他身边,洪学智把吴老枪留下的护身符又还给刘双河,刘双河睹物思人,伤心地泪流满面。
山根叔亲自烤了六安瓜片茶,洪学智再次尝到家乡熟悉的味道,当他了解到金寨参加红军的十万人,能活着回来的人寥寥无几,洪学智的心里百感交集,他用自己碗里的茶致敬那些为国捐躯的亲人们。
1954年2月,洪学智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后任部长,领导全军后勤实施了一系列历史性的重大转变,领导并实施了部队薪金制,军衔制,义务兵役制等重大制度改革,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服装改革,为1955年授衔做准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一起参观了新军服的样式,洪学智给他们一一做了介绍,主席还对衬衣领子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衔仪式在国务院礼堂举行,42岁的洪学智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57名开国上将之一。洪学智带工作组的成员前往西藏果洛军分区的边防兵站实地考察,他们连续走了三天才来到位于高原上的兵站,洪学智首先了解了战士们得生活情况,得知他们平时根本吃不到青菜,只能靠土豆和罐头果腹,紧接着洪学智又来到战士们居住的地窨子,发现这里阴暗潮湿,不但条件艰苦,而且蚊子又多又凶猛,洪学智答应尽快安排经费,为战士们改善建砖瓦房,战士们轮流给洪学智站岗,时刻谨防地老鼠偷偷钻进帐篷。
第二天一早,洪学智骑马前往下一个兵站,工作组成员朱德前路艰险,让洪学智原地等候,他们了解情况以后回来汇报,可洪学智坚持要亲自去查看战士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他发现那里条件十分艰苦,风沙大,老鼠蚊子太多,他当即决定给边防兵站拨款建造砖木结构的房子,想方设法种树种菜,把格尔木建成绿洲。
洪学智接到中央军委的急电,催他尽快回来参加党的第八次会议,洪学智让工作组其他成员继续到剩下的几个兵站了解情况。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洪学智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同年11月任中央军委委员,12月,被任命为总后勤部部长,党委书记。时年43岁。洪学智看到一个老乡在地头低声哭泣,他赶忙过去询问其中缘由,才知道他的柿子树被大炼钢铁的人看下当柴烧掉了,老乡全靠卖柿子维持生计,现在一下子没了找落。
青藏线工作组的调研报告送上来以后,洪学智马上报告中央军委和国防部,经中央军委批准,向格尔木及青藏线沿线各兵站下拨了专项经费,彻底改善了兵站指战员的生活。1959年3月,洪学智带领三总部工作组再一次亲临青海和西藏,他发现格尔木旧貌换新颜了,战士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他们还种菜种树,洪学智觉得战士们的被子薄,当即决定给他们调拨棉花,洪学智随后来到厨房,还亲自帮厨做饭,给路过的汽车运输队的战士们炖了羊肉,战士们还以为他是新来的炊事班长,一起给他敬酒,洪学智就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家常,他们还不停地拿洪学智打趣,兵站连长来找洪学智,战士们才知道他是上将。
1959年7月,洪学智接到命令,他从世界屋脊匆匆赶回了庐山,从此以后,他的命运发生了大逆转。洪学智一到庐山,大会工作人员就把彭德怀写给中央的报告交给他,让他明天在大会上发言表态,洪学智连夜看完了彭德怀的“万言书”,他觉得彭德怀反映的情况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彭德怀敢讲真话,敢说实话,是忧国忧民的表现,在第二天的会议上,有人揭发彭德怀的罪行,但洪学智选择了沉默。牛大伟也参加了庐山会议,他主动来找洪学智,向他反映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指控,他们诬陷洪学智和彭德怀沆瀣一气,牛大伟劝洪学智站出来指控彭德怀,否则后果很严重。
洪学智坚决不讲假话,不讲违心的话,一直保持沉默,1959年10月,洪学智被免去总后勤部长的职务,随后离开部队被下放到吉林省农机厅任厅长,他主动让张文拆下领章和帽徽,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张文最清楚洪学智对党的忠诚,没想到他竟然被下放,洪学智问心无愧,他没有说一句昧良心的话,所以心里很坦荡,张文被连累丢了工作,相配洪学智去东北入职,洪学智担心孩子们不能独立,张文决定把大一点的孩子都留在北京,小的都带到东北。
洪学智穿上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戎马半生,从来没有想过要告别部队。1960年4月18日,洪学智和张文带着三个孩子离开北京,下放到东北吉林省。1960年5月,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第一次出访中国,这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指挥了著名阿拉曼战役和诺曼底登陆的及诶出军事家,此行只做了5天的安排,在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之后,蒙哥马利元帅向衬衣元帅提出,详见以为中国将军,因为这位中国将军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惊人的奇迹,他就是洪学智。蒙哥马利不知道,在他眼中名扬于世的洪学智将军,此时已经脱下军装,正带着妻子儿女在寻找新的住处。
省政府招待处的汪处长把洪学智安排在农机厅一间废弃的宿舍,洪学智也只能委曲求全先安顿下来。第二天一早,洪学智来到省政府报到,没想到分管农机的省长竟然是周干民,现在改名叫周光,两个人久别重逢,激动地紧紧拥抱,周光详细了解他的近况,迫不及待去看望张文和三个孩子。张文见到周光也是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周光发现家里连个像样的桌子都没有,立刻把汪处长狠狠教训了一通,汪处长借口洪学智犯了错误,担心连累周光,周光命令他尽快给洪学智安排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周光还给洪学智买了家具和生活用品。
周光约洪学智到家里下棋,就随口说起庐山会议的事,洪学智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现在只想为祖国建设尽微薄之力,洪学智和周干民来到田间地头,了解了农民的疾苦,他想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紧接着,洪学智又带工作人员来到四平农机厂的一线车间,详细了解每个设备的性能,,洪学智来到厂区外面修筑的英雄纪念碑,看到陈四妹的名字,洪学智不由地想起和陈四妹同生共死的场景,他的心里百感交集。
洪学智回家就向张文讲述了自己心中的苦闷与忧虑,他就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不辜负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刘双河来看洪学智,张文正好下班回家,他们俩都很激动,张文赶忙把刘双河叫进家,洪学智赶忙把孩子们叫来,刘双河拿来家乡大别山的特产,他和洪学智促膝长谈,乡亲们得知洪学智落难,都为他担心,刘双河深知洪学智的为人,他坚信洪学智对党的忠诚,想继续留在他的身边,洪学智坚决不同意。
刘双河趁洪学智去接电话的时候,他苦苦恳求张文帮忙说好话,让他留在洪学智身边。洪学智派人从德国买来一台收割机,他顾不上吃饭,就想过去查看,张文恳求洪学智把刘双河留下来,洪学智只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