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人会好奇在当下环境中,每个月究竟挣多少钱,才能算作高收入群体呢?今天就跟大家探讨一下~
关于什么样的收入才算高收入,一般有3个判定标准
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现在对于高收入群体的划分,一般有三个不同的标准,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种,超过当地平均收入的3倍,就算高收入。举个例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统计数据,北京城镇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为100011元,折算成每月工资为8334元,如果达到平均收入的3倍,才算高收入群体,那么也就是说,在北京的高收入群体应该是每月收入在25002以上,年收入在300033以上才行。
第二种,个人所得税方面,能达到“上年年所得12万元以上,需要自行纳税申报”的标准。也就是当年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相当于月均收入1万元以上,被视为高收入群体。
对于这个标准,或许很多人认为这个标准是不是太低了,感觉月薪过万现在很普遍!但实际上,就大致的数据来说并不普遍,甚至如果月收入过万,就已经超过了全国90%的人。接下来给大家看一项个税数据。2018年我国新税法实施以后,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调整为5000元,纳税人数从1.87亿人降至6400万人。也就是说,实际月薪超过5000元,需要缴税的人数才640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左右。哪怕如今是2023年了,这个数字的占比才7%。可见,只要月薪过万,就能跻身前10%的高收入人群行列。
第三种,参考极具影响力的机构给出的标准。比如按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下的定义,中国中产阶级是那些年收入在1.35万到5.39万美元之间的人,所以高收入群体至少年收入在39.3万以上,也就是月平均工资在3.3万以上。另外参照福布斯标准,按照福布斯的发布的中国中产阶级,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生活在城市里;25到45岁间;有大学学历;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年入1万—6万美元,也就是说每月收入在3.65万以上,才能算高收入人群。
之所以大家感觉身边收入高的人群比比皆是,原因可能出在两个方面
小说哥觉得,大家可以参照上面其中一种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收入情况。当然,这时候会有人说,既然现实中高收入群体的人如此少,为什么在网络中却给人一种比比皆是的错觉?我想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是网络宣传带来的错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的资讯传播太过快速,而为了吸引眼球,很多自媒体更愿意将镜头聚焦在高收入群体身上,但凡有能赚钱的或喜提好房豪车的,往往会大肆宣传,久而久之,就让人感觉身边都是高收入群体。
另外,就是幸存者偏差。只有收入高的人,才愿意对外分享,进而放大自己的存在感,而收入低的则会保持沉默,压低自己的存在感。所以自媒体上所呈现的内容往往只代表了一小部分人的真实情况,而我们所听到的也主要来自于那些幸存者,于是乎就有一种有钱人到处都是的感觉。
总的来说,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幸存者偏差,导致我们产生了这个错误的认知。
身为普通人,该如何提高收入,努力向高收入群体看齐呢?
虽然我们不能像很多高收入群体那样,轻轻松松挣到很多钱,但是,作为普通人,我们依然可以想尽一切办法提升自己的收入,努力向他们看齐,毕竟,收入高了,生活条件变好了,自身也会越来越优秀。那该如何做呢?
如果想提升收入,首先要找一个好的平台,进入有前景的行业。要说现在哪些行业和企业热门有前景,那非互联网、人工智能方面的企业莫属,如果一毕业就能进入这样的平台,不仅月薪和薪资涨幅处于行业的顶端,而且只要好好工作,即使以后跳槽,薪资也会水涨船高。
当然,除了选择好的平台,做好本职工作外,我们还要多学习一些其他技能,正所谓“技多不压身”,现在企业更欢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拥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比如在企业里,如果作为一名程序员,你不仅拥有过硬的技术能力,熟练掌握全面的技术栈,还具备设计能力,能够利用现有的技术,设计出最佳方案,实现产品概念。试问,这样的人才,哪个老板不喜欢。
另外,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副业增加收入。我们可以发现,现在许多高收入者都不仅仅有一份职业,他们除自己的本职业外,还有不少的兼职。所以,我们也可以学起来,既然一份工资拿不到月薪一万,那么我们多做点副业,比如自己创业,或是通过接项目,远程工作等来实现自由职业,这样日积月累,收入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当然,这需要你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总之,不管现在收入多少,只要我们努力坚持,无论是进入有前景的行业,还是努力学习技能,亦或是通过副业进行财富升职,我们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责编:孟小七
排版:孟小七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