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家

剧情家为您提供电视剧分集剧情介绍,是您看剧情的必备网站

首页 > 电视剧 >

小公司正在“去员工化”

我是卢松松,点点上面的头像,欢迎关注我哦!

从今年开始,身边也有不少朋友不约而同走了一条路:“去员工化”。

我发现很多小公司正在精简员工,甚至有些公司,只招聘少数几个助理,就开始经营了,这种模式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虽然挣不到大钱,正常生活是够了。

按照以往我们70后、80后的思维是:公司人数越多,就说明你这公司越牛。但这个观念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以前我们做线下聚会,很多人都愿意说他公司有多少多少员工,当着所有参会者的面说的时候,很有自豪感。可现实情况很难操作。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公司开始“去员工化”,包括我自己。

现在流行的创业模式是:合伙轻创业!

大意是:我不给你付工资,而你要反向付费给我。如果你想学习某一种技能,那么不好意思,请先交钱:36800!学费交了之后,你可以到我公司实地考察学习,我教你创业方法和技能,然后给你提供办公场地、住宿等基本办公环境。但不给你上社保、不发工资、自负盈亏。如果你干的好,我可以入股2成。如果你干的不好,就说明你理解和执行不到位。如此一来,我公司就有上百号的员工了。这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创业方式,以培训的方式创业。

但这种方式的前提是你要有很强的个人IP、或者是很靠谱的项目宣传。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现在精简人员是没有办法的,都想做大做强,但是成本太高了工资,办公室,社保等各种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松松有个同事就就说过这个事,他说:我最早上班的那个公司现在就是老板两口子带了一个设计自己干。有两个实习生打杂,该外包的就外包。一年算下来和之前我们在的时候的30多人的时候没少挣。关键是轻松很多,每年就做几个固定客户,然后老板开发1-2个新客户就够了。就靠这个在疫情的时候才没夸掉,同行不精简的好多都夸了。

另外有一个开工厂的哥们也是这样想的,他说:我也是,我的工厂最多180多个工人,现在把工人都放弃了,就留了几个人,产品外包给了几个加工厂,把工厂也租出去了,不仅轻松了,比原来赚的还多了。

写在最后:

小公司“去员工化”是当前创业环境大势所趋。之前我们公司里三四十号人,销售、售后等岗位全都有,干的很累,利润很低,工资社保成本高,管人成本高,加上房租,其他各种隐性成本。现在开始逐渐减少人员,转型纯销售的业务,放弃一部分收益,放弃售后,虽然利润并没有因此显著增加,但我们的压力和工作量却大大减轻了。

文章来源:卢松松博客,关注卢松松,了解更多创业者信息哦!

相关文章推荐

清华-用友数智化领导力项目,开拓全格局宏观视野 我曾是互联网行业总监,遭受了离婚和创业失败后,当了全职奶爸 全球人才竞争力排名出炉,瑞士位居榜首 人生最重要的投资是投资自己的认知 16场大学生就创活动“职”等你来! 伟大投资的三个特点 还是决定去华为了! 创业者必看!选择餐饮加盟项目的五大秘诀大公开! 北大教授张海霞:国产芯片最缺的不是设计人才,是有“大国工匠”精神的加工人才 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Meta高管放弃82万美元年薪,离职创业!21年拿到全美TOP 1%收入,自称原因是运气好 餐饮加盟: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开卤粉店一月能赚多少钱,三分钟了解本篇内容[行业详情] MBA毕业薪资行情,如何利用MBA实现收入翻倍? 小学毕业,把23人小厂做到市值2500亿,他是中国最低调富豪! 内蒙穷小子摆摊创业,二十年狂赚25亿,为何人到中年竟绝望自焚? 2023上合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 5个“金奖”项目各获1200万元支持 孟羽童格力月薪1万,兼职月入20万,是否应该离职? 我小店里的日常爆单豢下雨天一点也不闲 深圳首个专精特新总部基地开园 生活中,真正聪明的人身上都有这几种表现 回乡后,漳浦青年用十年逆袭 忙碌中的思索:孤独中的成长 夹缝求生,跨境公司选择搬进“老破小” 人大女硕士32岁失业,被逼无奈卖鸭蛋,没想到逆风翻盘、年入千万 39岁从外企裸辞,2次创业失败之后,我终于创造出了想要的工作 创新创业·筑梦泉城|匈牙利团队:看好济南发展机遇寻求合作机会 熬不过去了,该怎么办? 有一种人,年过五十,还负债累累,晚年生活担忧 抓住今秋的尾巴,赴一场“职”面未来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