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
任正非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回忆了自己创办华为时的情况,我们看到这8个字的时候,可能是一眼而过,体会不到背后的含义。
现在,我们可以先来理解一下任正非当时的背景,华为是1987年创立,那年任正非43岁。
可以说,就是按照三十年之后的眼光看,那时候的任正非也完全是一个失败的中年男人。
1
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整体还是非常传统的,对大部分人来说,当兵和进入国企工作都是“人上人”,是人中的精英,不知多少普通人羡慕嫉妒恨。
但任正非却失去了这两者,他复员后进入深圳一家国企单位工作,因为想要干一番事业,结果在经营中被骗了200万巨款。要知道,当时人们普遍工资才200块左右,“万元户”就相当于现在的土豪。所以,很多人认为,这200万任正非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还清了,他一辈子等于是翻不了身了。
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现在月薪5000的你突然背负5000万的巨债,你会有多大的压力?
真的是压力山大,倒霉透顶,任正非因此失去了工作,而且要担负追回损失的责任(尽管不完全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屋漏偏逢连夜雨,同在一个单位系统,而且是任正非上级的妻子也提出了离婚。
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但任正非却在中年时候一无所有,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再看“生活所迫、人生路窄”8个字,完全就是字字血泪,都是苦难。为什么说创华为是“逼上梁山”,原因就在这里了。
2
现在人们都聚焦在任正非的成功光环上,过去的苦难完全成了衬托任正非成功的背景,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段寂寞如雪、世态炎凉的岁月,必然是给任正非刻骨铭心的感受。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说的就是他啊。
如果是任正非自己,日子也许还能凑合着过。但他还有两个孩子要抚养,有父母和弟弟妹妹要照顾,他作为父亲和家里的长子,身负太多的责任。
后来孟晚舟曾回忆刚到深圳时候的生活,她说一家人挤在一个小铁皮屋里,一下雨屋顶就像是敲鼓一样。任正非离婚后,父母搬过来照顾他,为了省钱,母亲每天都是等菜市场快关门时候去,买一些死鱼死虾,父亲说这比内地的鱼虾还要新鲜呢。
所以任正非曾遗憾地表示,自己创业是牺牲了个人、家庭,牺牲了陪伴父母……,他这辈子唯一对不起的就是父母和孩子。
但日子再艰难,也要过下去。如果还能找到工作,任正非也不至于下海当“个体户”,在很长一段时期,个体户都是被大众所鄙视的。
3
“在创立华为时,我已过了不惑之年。不惑是什么意思,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环境变动缓慢,等待人的心理成熟的一个尺度。而我进入不惑之年时,人类已进入电脑时代,世界开始疯起来了,等不得我的不惑了。我突然发觉自己本来是优秀的中国青年,所谓的专家,竟然越来越无知。不是不惑,而是要重新起步新的学习,时代已经没时间与机会,让我不惑了,前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本来,任正非的成长环境是一个很稳定的通道,从学校到部队,从部队到单位,都是生活在集体。按照这个节奏往下走,任正非可能是按部就班,熬个一二十年,成为一个处级干部而退休。也许这样一来,任正非固然没有现在的成就,但对个人幸福和家庭关系来说,是一件好事。如果他知道自己以后会遭受多少困难和危机,也许他未必还会走这条路。
但世上没有如果,摆在任正非面前的现实问题就是赚钱,孩子要上学,债务要还,容不得他犹豫彷徨。道路千万条,任正非只能是走上创业一条路。我们现在回头看,任正非创办华为,是他的困境挣扎,但对我们的通信产业、高科技领域和国家而言,确实是一种幸运。
作为一代“前浪”,任正非和他的创业团队确实为“后浪”打开了局面,扩大了格局,打好了基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前浪”。
4
那么,我们可以从任正非创业和华为之初可以获得什么呢?
第一是精神不能破产,人生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但不管境况有多糟糕,都要有股子韧性,不逃避不放弃,勇于面对。
第二是变通,“穷则变、变则通”,既然原来的道路走不通了,山穷水尽疑无路,那就灵活变通,然后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比背负巨债、事业婚姻双失败的任正非,我们现在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事业上的不顺利又算得上什么呢。要知道,“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在后面的文章里,我们再谈任正非是如何触底反弹,彻底实现人生逆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