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小花
上周,湮没多年的韩寒忽然上了一回热搜,既不是因为什么作品,也不是因为狗血八卦,竟然是因为投资人爆其投资餐厅亏损了上亿元。
餐厅叫做“很高兴遇见你”,一度名动江湖,然而经营多年,居然从头到尾没有做出过一道让慕韩寒之名而去的拥趸能勉强叫声好的菜,不但难吃,还难吃得没特点。
韩寒亏完了一个小目标,还要在项目的结案分析报告中,被人说成是:但凡韩寒的公司,韩寒化则死,去寒化则生。
有好事者挽尊曰,高人不事俗务,如韩寒这般雅人,在一个公司里面,最好是扮演高人的加持角色,一定不能扮演老板,更加不要扮演高管。
这话是有道理的。意境跟王菲李亚鹏当年离婚的时候,爱王菲的人说李亚鹏的境界已经配不上王菲了的判词神似。
大车圈出了个几乎跟韩寒同时冲上热搜的,就是威马,巧了,原因也相似,只是亏损得更多,败局也更大。
作为一家曾经绝对头部的新势力,威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时间就关门的份上的呢?可能威马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外面的人有说是因为融资不顺利,甚至归结为运气不好。不过在我看来,威马的失败没有半点意外。
对于新势力造车的领导人的评价,我有一个中心、四项基本原则。
一个中心是,老板是不是个制造业创业者人格。
比如同样在创始之初挺有名气的拜腾,两位德国老板就完全没有创业气质。车圈很多大佬做新造车做得都很挣扎,也是因为很多车圈的职业经理人并没有创业者的气质。我更愿意称这一类创始人为“职业创始人”。
一个中心是一票否决的要素,就算今天还没挂的,创业者气质欠奉的,恕我直言,若无蜕变或更替,只怕早早晚晚也是要挂的。
四项基本原则曰,懂产品(含产业链)、懂管理,懂销售,懂资本(含财务)。
四项技能,老板至少得懂两样,那基本上就不那么容易挂了,不过能走多远,取决于懂的到底是哪两样或是能不能多懂几样了。
比如这两年大起大落的小鹏,刚刚在上周用法律的方式处理了蒙骗老板何小鹏的一系列原高管。这就是老板对产业链的陌生被团队利用的结果。很痛,但不致命。
蔚来虽然没有小鹏那么多狗血,但李斌在管理上遇到的问题更普遍,也更有杀伤力。
在不久前的一次大型发布会上,李斌说现在蔚来的运行效率,比2020年下半年的时候要低得多,他的一个指令,在企业内完整实现的周期正在越拉越长,而今年三四季度,李斌对蔚来的主要调整,就集中在人员管理和效率提升方面。
管理同样是新势力一哥李想的口头禅,有时候我甚至会猜测李想对于管理应该是有近乎于处女座洁癖的偏好。事实上,在我看来,理想当下积攒的优势,也不过是李想本人具备了懂管理、懂销售两项基本原则取得的成果。
反观威马,优秀的职业创始人沈晖先生当然也是懂很多常人所不能的事情的,但四项基本原则中,似乎便无一强项了。
据说威马到关门之前,账上挂着众多月薪十几甚至几十万的高管,其中还不乏因为供应商账款付不出,而乙方老板就在公司挂个总助每月用高薪抵账的。
可惜了,若沈总真如他微博所言,有像牲口一样活下去的技能,那这些高管倒是颇有一边死一边爽的末世贵族范儿了,如顶着两万亿巨债分红五百亿的家印tiny版。
我们写正经文章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去放大产业、行业、时代的权重,而降低人的作用,尤其是一把手的作用。这跟我们从小受到的宏大叙事教育有关,也跟我们不愿意对失败者落井下石的优良作风有关。
一把手和团队显然不仅对新势力意义重大,如今更是决定合资企业命运的关键了。前两天听上汽大众到岗八个月的新一把手贾健旭聊了一通之后,我就更确信这一点了。
我已经有好久没有接触过像贾健旭这么给人信心的合资企业高管了。奋进者有之、忧思者有之、卷帘大将有之,当然高情商躺平的更有之。就是没接触过贾总这样大开大合的破局者。
这位曾经把资不抵债、所有银行都拉黑的延锋,带到中国第一大零部件供应商的牛人,据说在上任之前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还颇不好意思地对他说,把你从延锋调到上汽大众,你不要有什么不满呀。因为此前,老贾就有过不去合资企业的意思表达。
老贾反过来劝慰陈虹,老板你不用来动员我,我很乐意去上汽大众。牌到了手里,就不去想它的好坏了,只想着怎么打好。何况,上汽大众还是一副不错的牌。
随后,他又对安慰自己的妻子说:这下我的人生完整了,进了汽车这一行,管过中国最大的零部件企业,又管过最大的中国汽车合资企业;最重要的我还有你。
妈呀,我真的是听得一身鸡皮疙瘩,立刻就粉了这位只大我一岁的牛人。我几乎因为贾总而放弃了对合资企业结构性的担忧。
关于老贾的故事我还会另行撰文细说。总之我可以断言,如若老贾同志行如其言,整个合资企业行不行我不知道,上汽大众在他任期内必然反包拉高。
和贾健旭的交流,甚至让我对于一汽集团新任一把手邱现东大刀阔斧地组织人事改革从看看再说向充满期待挪了一大步。
如果说合资企业还能卖厂减产分家靠爹妈,那么如今的红旗就只能靠自己。如果说前任做的是把躺着的巨人强行扶起来,那么邱现东必须要做的就是让红旗自己站起来,飘起来。红旗的改变属于必须改,改错也得改的单行道。
看到红旗,以及一大批中国品牌开始全面任用80后,甚至85后高管,无论初衷如何,效果如何,都值得产业庆幸。于一家企业而言,用人或有闪失,但于整个产业而言,踊跃启用年轻高管,一定会推动产业加速进步。这在所有产业,所有时期都有印证。
当然,如果你的年轻干部里面有一个余承东这样的人,那我得恭喜你一下了。面对凌乱的产业变革,我一直坚信,企业家必须有谋变求新的眼光和魄力,但企业发展的核心基点,仍然得是自身优势。
我不管别人怎么夸赞或者贬损余承东,在我看来,余承东就是能最大化地兑现华为企业自身优势的一位高管。
我们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看到的一场名为遥遥领先的华为年代大戏,就是最好的明证。一路遮遮掩掩的霸着热搜不下来。
从搭载了全自研自产芯片麒麟9000s的Mate60,到全自研自产的算力服务器Atlas,到降价的M7,到服务所有工业企业的5.5G,再到牛B Plus的短线期货问界M9。
一通华为组合拳,打得车圈第一铁头李想立刻调整战略,明确未来几年的明牌战法之一就是躲着华为走。
这几张牌里最弱的一张就是改款的M7,但最成功的也是它。妥妥地被夹带上去了。
在整个华为的秋季攻势中,我们放下卡脖子、科技自主这些大命题,仅从企业角度来审视,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看点。
其一、立意确实高远。
如果我们认可特斯拉界定的智能电动车的框架,代表了汽车未来发展方向的话,从现在来看,被吹爆的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就只有华为在硬刚特斯拉的方向上疾行。这个方向的两个维度是,无边界的提升智能化和降低成本,缺一不可。多数车企现在至少缺一。
其二、产业链的带动性无与伦比。
说得实在一点,对供应商资本市场估值的支撑巨大,包括被果链抛弃的困难企业,技术实力较强的中国科技企业等,这一轮资本市场的回报,肯定可以抵消过去数年支持华为渡过难关的微利痛苦。
在过去一周里,亏损的赛力斯暴涨30%,两个月看已经三倍,接近前期高位;被踢出果链,接受了华为1%利润率的欧菲光暴涨70%。
而多数在生死线上挣扎的自动驾驶企业,更得感谢华为,无论他们是否给华为供货。这样的格局,会极大地增强供应商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给华为供货的热情。
华为甚至在Mate60订单确定爆量之后,主动给一些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供应商提高了15-30%的客单价,以感谢艰难时世中的支持,并确保他们的研发持续投入。
而经此一役,华为及其产业链对高端人才的虹吸效应,恐怕会令同样要走科技化路线的汽车同僚倒吸凉气吧。
其三、在这一波高光之后,华为造与不造车已经不再是纠缠在华为身上的什么烦人的玻璃丝绳了。
在绝对的技术突破和升级速度预期之下,这些是不足挂齿的小事。而这些,对汽车行业来说,却绝对是无可回避的大事。
如果说面对着懂事的特斯拉,我们可以掩耳盗铃,用社交媒体“边缘化”它,那么挥之不去的遥遥领先,我们还能这样吗?
M7可能还算不得无可争议的好车,半个月后的奇瑞出品的智界S7呢?一个多月后完全抛弃历史半成品全新打造的M9呢?还有后面源源不断地那些加速迭代的问界呢?
真是精彩的一周。
大多数时候,宏大的叙述没有什么用。一定要一言以蔽之的话,莫如范伟那句著名的台词,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书生意气今何在,挥斥方遒几时休。
对了,多说一句,比亚迪最近大举审查了整车的主要供应商,这事儿颇有意思。
近一个月来,圣王传福估计是听了不少大咖朋友的善意提醒,为了PUA内生型供应链的创新活力和大幅度提升品控,以规避高位风险,搞了一场据说小整风级别的检查,希望有好的效果。
歌云:郭源潮,你的病,也和我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