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派人将烂醉如泥的李承乾带回家,并且偷偷在熏香中下了药,又命候小妹单独照顾他。醉眼朦胧中,李承乾将候小妹当做了辛月,情难自控下两人发生了关系。次日李承乾醒来,发现自己赤身裸体,侯小妹衣衫不整地躺在他身边。侯小妹羞涩地表白自己对他倾慕已久,李承乾却满心只想快点逃离。王孚眼看李承乾匆匆离开,将此事回禀给了侯君集。侯君集的计划进行的很顺利,田和子已经成功取信李安澜,他命王孚将圣上给大军践行的消息透露给田和子。
翌日,云烨去熏风殿找李安澜,却被门口的两个侍卫拦了下来,还道圣上下令不得让他再踏入熏风殿半步。云烨见他们软硬不吃,只好在门口叫李安澜的名字,玲珑一盆水泼在了他身上,云烨却还是不肯离去,在门口说着甜言蜜语,企图打动李安澜的心。
云烨没有办法,又去找李承乾,李承乾也不肯见他,云烨闯进房间,却看到他再喝闷酒,两个情场失意的男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喝了起来,云烨鼓励李承乾只要人还活着就有希望,反正他是绝对不会放弃李安澜的。两人正喝着,有內侍禀告有人求见,还提起了昨晚之事,李承乾匆匆忙忙地赶过去,侯君集正一脸肃穆地等着他。在侯君集地逼问下,李承乾承认醉酒失德与侯小妹发生了肌肤之亲,侯君集便软硬兼施逼迫李承乾对侯小妹负责,李承乾见他要把事情捅到唐太宗面前,这才答应过几天就向父皇求娶候小妹,给侯家一个交代。
辛月身穿孝服,在房间为卢寿守灵,她一边烧纸一边流泪,云烨见她如此心有不忍,许诺自己一定会像对待亲妹妹一般对待她。云老夫人斥责云烨新婚之夜还往外跑,要想得到辛月的心还应该多下苦功,还建议他让辛月生个孩子稳住她的心。云烨一时解释不清楚,只好含糊其词地混了过去。李承乾替云烨送钻石发簪给李安澜,经过种种事迹,他心知哪怕自己的感情没变,自己和辛月已经离得越来越远,他提醒李安澜不要错过了云烨这个有心人,留下李安澜看着发簪,久久不语。
云烨无意间看到李安澜私自出宫,他一路跟随,却看到李安澜和一陌生男子在巷子里密谈。李安澜看到他心中一紧,立刻让公输木离开,云烨好不容易见到她死缠烂打抱着不肯放,李安澜被逼的没办法只好拔剑威胁他,云烨见她如此无情,恨道早知如此薄情,李安澜为何要来招惹自己,但他如今是真的爱上了李安澜,甚至爱她超过了一切。听到云烨的表白,李安澜情急之下一剑刺入了他的胸膛,最终还是绝情离开了。
李安澜相信了田和子的话,决心为母报仇。田和子计划在唐太宗为大军践行之日,引爆炸药,炸药一响,皇宫必定打乱,木儿再趁机放火,事成之后,两人从侧门跑出,他会派马车在门口接应。田和子叹到,本来他是想等木儿召集墨家兄弟再行动,可是这次出征大典,唐太宗必定会亲自登上祈天台行礼,这时刺杀他最好的机会,可惜他身有残疾,否则他一定不会让李安澜去冒险。李安澜不知道的是,云烨一直暗中跟着她,等她出了那家木工铺,云烨找借口进去打探一番,在店内发现了可疑的物体,他拿去找了孙思邈,认出这是木炭、硝石和硫磺,两人做了几次实验,云烨发现这几样混合威力十分巨大,他预感到很快就要有大事要发生了。
侯君集排人在军队中安插了人手,如今,李安澜等人已经完全掉入了他的圈套,无论她刺杀是否成功,他都不会让她活着离开。只要事成之后再除掉田和子,一切便都将落入他的手中。云烨预感到出征大典可能会出大事,他决心阻止李安澜,为了不连累云家上下,他只好禀明情况,派人将他们先送出长安。云老夫人虽然不舍,但还是选择支持他,还让他将护心镜随身携带,以防万一。
出征大典如约而至,唐太宗一身戎装,台下众将领也是身披盔甲好不威风。礼乐声起,唐太宗带着两个儿子上祈天台祭拜祖宗,云烨悄悄扮作小兵通知程处默,为了不打草惊蛇,两人决定先将隐藏的火药找出来处理掉。圣上在台上点将,云烨好不容易尽可能多的找到炸药,突然看到祈天台上的大鼎,心中一惊。
另一边,王孚备好马车到木工店里去接田和子,出门的时候,下人不小心碰到轮椅惊了马,王孚下意识飞身以身抵马,这一幕让田和子忆起了当年那个夜晚,侯君集手下也有一名士兵用此招拦住了送信使者的马,他的心里翻起惊涛骇浪,面上却是丝毫不显。
唐太宗封李靖为三军统帅,程咬金为左屯卫将军,秦琼为右屯卫将军,激奋人心的宣讲之后,唐太宗就要点燃巨鼎,云烨被侯君集派人拦住不得靠近,急的他上蹿下跳,幸好他急中生智用镜子反光照到了唐太宗贴身內侍无舌脸上,无舌见他连比带划明白了他的警告,及时阻止了唐太宗。虽然免去了这一步骤,大军还是照常出发了。这时,无舌才将此事告知唐太宗,召来云烨,云烨一过来,就从大鼎中翻出了两枚火器。众人见到火器大惊失色,唐太宗立即命李承乾带暗卫去彻查此事,他刚要离开,一直埋伏在高处的公输水突然射出了弩箭,侍卫们急忙保护唐太宗,李安澜也趁机护在唐太宗身旁,支开了武功高强的无舌。
田和子坐在马车上面色变了又变,拿出藏在盒子里的火折子,他假意向王孚打听敬军弘将军的家乡,因为王孚自称是敬军弘麾下。王孚果然露出了破绽,但他根本不怕田和子这个废人,便坦率地承认了自己是候将军的人。田和子终于明白自己这些年的仇恨,不过是陷入了侯君集的骗局,他坐在马车里,用墨家的手段留下了一个信物,然后用火折子点燃了马车。火势越来越大,驾车的王孚这才发现不对劲,急急忙忙地跳下车,匆匆逃走了。
李安澜和几名侍卫护送唐太宗进了内殿,李安澜突然发难杀死了几名侍卫,还拔剑刺向了唐太宗,还口口声声要为母报仇,这一幕让唐太宗一头雾水,他解释自己绝不可能伤害若兰,李安澜却执迷不悟,两人从殿外打到殿内,唐太宗处处留手,李安澜却毫不留情,唐太宗始终不愿意伤害自己的女儿,他心灰意冷地放下剑,宁愿死在她的手中。这时,云烨和李承乾赶到了,李安澜正要刺向唐太宗,突然一把剑从殿外的方向飞速向李安澜射来,云烨奋不顾身冲到李安澜身边为她挡下,自己被那股冲劲带着飞出房屋掉到了楼下。李安澜大吃一惊,急忙去看,却看到云烨胸口插着一把利剑躺倒在地,她心魂俱灭,急忙冲了出去。有那么一刹那,云烨觉得自己这次是要回到现代了。
侯君集计划失败,将所有怒火都洒在王孚身上,斥责他连一个废人都看不住。他担心田和子发现了王孚的真实身份,如果将信息透露出去,他这些年的精心策划将毁于一旦。王孚连忙解释道李安澜应该还不知道真相,否则她不会继续刺杀。侯君集心中又气又恨,却也只能强按下怒火,命令王孚去盯紧云烨,再有纰漏,他必死无疑。
长孙皇后听到唐太宗遇刺的消息匆匆赶来,斥责侯君集身为禁军统领实在失职。唐太宗并没有处置李安澜,而是将她关在熏风殿禁足,今日经历了这一遭,他心中十分疲倦。太医将受重伤的云烨送回云府,云老夫人见到昏迷不醒的他心焦不已,幸好当时云烨带着老夫人给他的护心镜,才保住一命。李承乾来看望云烨时,辛月正在细心照顾云烨,他一时间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唐太宗来看望禁足的李安澜,质问她到底从何处得知是他杀害了若兰,他当初甚至不知道若兰带墨家弟子回来支援他。李安澜哪里肯相信,反问他如果真的无辜,是否敢彻查此事,唐太宗何尝不想,但是他不能,李安澜坚持不肯说出是从哪里得到消息,唐太宗只好愤愤离去了。
云老夫人跪在祖宗祠堂前祈求列祖列宗保佑云烨,孙思邈收到消息赶来,施针之后,他告诉辛月云烨并无大碍,只要每日按时服药,很快就会痊愈。孙思邈离开不久,云烨就迷迷糊糊地醒了,嘴里还念着李安澜的名字,只是说了两句,又昏睡了过去。
刺客时间后,魏王对唐太宗表现的十分殷勤,李承乾回宫后禀报了云烨的病情后,又主动为李安澜求情。唐太宗从李安澜那里受气回来,听他又提起这件事大为恼火,质问李承乾是不是也相信李安澜的话,认为自己是一个十恶不赦杀人如麻的暴君,说罢,便将李承乾赶了出去。魏王在书房门外等李承乾,他听到了刚才李承乾的话,质问他原来那个睿智的大唐储君去哪了,如今的他不仅让唐太宗失望,更让他感到羞愧。翌日,唐太宗下旨责令太子李承乾在东宫闭门思过,而宫中太子事务暂交魏王处置。另一边,唐太宗下旨命魏王为禁军统领,兵部尚书侯君集辅之,魏王看着手中明黄色的圣旨,胸中澎湃的野心再也难以遏制。
侯君集写了一封密信,让侯小妹去东宫探望太子,还教导她要学会体恤太子,才能坐稳太子妃之位。侯小妹到东宫后,李承乾并不像以前一般对她不假辞色,还许诺自己一定会对她负责。侯小妹本就心仪李承乾,特意为他亲手做了一个解闷的铃铛,宽慰他不用焦虑,父亲一定会想办法帮他的。
侯君集托女儿送信给李承乾,在信中告知她魏王欲取他而代之,鼓动他拉拢朝臣,讨好圣上,他日才能呼风唤雨,达成心愿。李承乾看信后焚毁,这时有人报云烨在外求见,他拒绝了云烨,却开始提笔给侯君集回信。
云烨见不到李承乾,只好去见唐太宗。唐太宗问他是否早就猜到李安澜的行动,云烨只好道自己是猜的,唐太宗也无心怪罪他,只是道此事功过相抵,只是李安澜执意不肯说出幕后使者,他希望云烨能说服李安澜,别中了小人J计。
云烨得到圣谕去熏风殿见李安澜,玲珑看到他十分欣喜,李安澜看到他按下心中关切,还是装作面无表情。李安澜不想拖累云烨,执拗道自己一定要为母亲报仇,让他不要再管自己。云烨知道李安澜并没有证据,他认为唐太宗不可能杀了李安澜母亲,提出自己会帮李安澜查清真相,如果是真的他就和她一块报仇,然后远走高飞。李安澜心中对他又爱又怜,但害怕连累田和子,还是不肯说。
李承乾上书给唐太宗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言辞恳切,长孙皇后也在一旁帮他说好话,唐太宗本来也不是真的责怪李承乾,只是看他太看重儿女私情,行事优柔寡断,心中不免有些失望。长孙皇后提出给李承乾立太子妃,也许能够帮他收敛收敛性子,唐太宗叹气道也是时候了。
云烨到那日看到李安澜的店铺,发现那家店铺已经被士兵团团围住。士兵告诉云烨,前几天西市有辆马车着火,马车上居然有具尸体,据查马车就是从这家仁爱堂发出的,他们过来核实情况,可店里一个人都没有。云烨跟随士兵去看了尸体,人若是烧死应该是张着嘴的,可那尸体却双手捂着嘴,这让他觉得十分奇怪,果然,等扒开那人的嘴,他在里面发现了一个圆球。
侯君集为了逼唐太宗处置李安澜,派人在街上散播李安澜为母报仇刺杀父亲的事情,尽管官兵很快将说书人抓了起来,这事还是传的满城风雨。长孙皇后听闻此事,到熏风殿质问李安澜是否真的在出征大典上刺杀了李世民,李安澜毫无畏惧地承认并且表示愿意承担后果,长孙皇后便命人将她压入了大理寺打牢以堵住悠悠众口。玲珑主动请求跟随李安澜一起,长孙皇后便让她到天牢当厨奴照顾李安澜。唐太宗得知此事第一次对长孙皇后发了大火,长孙皇后坚持此事已经不是家事,更关系着大唐的安危存亡,就算陛下不愿,她也必须这样做,这是她作为一国之母的职责。
云烨进宫面见圣上碰到了侯君集,从他口中得知李安澜刺杀圣上的事情已经闹得满城皆知,皇后已经将李安澜压入天牢,只怕事情再继续下去,陛下不得不公开处置李安澜。侯君集的目的已经达到,陈彪提出是否要立即除掉她,侯君集确认为此事不急,他们只需要再加一把火,就能够让他们父女相残。
云烨在宫外等了一天才等到唐太宗接见,他对李安澜入狱十分不满,甚至赌气要求唐太宗让自己也一并入狱,与李安澜同生共死。唐太宗本来怒气已经上来,但听到这句话却突然感叹自己不如他,无舌在一旁劝解道其实最无奈的就是圣上,缉拿李安澜是皇后的决定,圣上又何尝不心痛。云烨告诉唐太宗自己已经查出一些线索,无奈李安澜被关入狱,不方便探视,唐太宗便令无舌给了他一道令牌,方便他尽快查出真相。
云烨去探望李安澜,李安澜却看也不愿看他一眼,还绝情道他已经是有家室之人,两人已经再无可能。云烨见她如此倔强,又气又急,告诉她自己已经答应唐太宗十日之内不查清真相就提头来见。李安澜听了这话又心痛又担心,一下不知该如何是好。公输木乔装潜入大牢,告诉李安澜田和子已经遇害,他正在暗中调查凶手。李安澜不由联想到了那个对田和子有恩之人,很可能他才是推动一切的幕后凶手。两人正在交谈,玲珑突然端着汤闯了进来,公输木想要杀人灭口,幸好玲珑及时制止了他。得知玲珑能够随意在牢内走动,公输木决心和她里应外合在十日内救出李安澜。
唐太宗收到李承乾上书的忏悔奏折解除了他的禁闭,无舌提醒他今日圣上烦心事甚多,安阳的事情还没有解决,民间又发了蝗灾,切不可再惹怒圣上。李承乾探查灾情,正好碰到魏王意气风发地安抚灾民,侯君集趁机让李承乾提防魏王,如今他的权力也被魏王架空,魏王又处处收买人心,一旦他掌握了更多权力,必将威胁到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李承乾回到宫中,长孙皇后又提起了立太子妃之事,李承乾本想推诿,但见拖无可拖,只好提出要立侯小妹为太子妃。
云烨召来几位能工巧匠,想打开田和子留下的圆球,有人认出这种设计很像传说中的鲁班锁,一旦硬要砸开,触动机关就会毁掉其中的物品,而这种技艺只有墨家人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