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用计脱身,行色匆匆,车轿之中,始终没忘岳父所说的,百天后考他兵法布阵之言,因此在车上他苦读三书。黄素此时心思倒是放在对刘表猜测之中,问诸葛亮:我俩是否真正脱身? 果然不出黄素所料,这夜客栈留宿,夫妇便察觉了四周混迹于客人中的几位可疑角色。 诸葛亮是一书生,如果要强抗,自然不是敌人对手,只能依靠女流黄素。情急之际,诸葛亮想起那夜船帮黑夜入室送礼。留下了一字条,谈到需要用他们时,如何联络的办法。他决意一试,依嘱发出了消息。 此时,三老在葫芦镇也是忐忑不安,担心着诸葛亮的安危。 这天早晨上路,夫妇少了说笑,多了担忧,特别是诸葛亮,不知所发信息,船帮能否收到?自然这等事理,他也不便告诉黄素。就这么一路担忧着,车行至了恶虎谷,这里峡深林密。诸葛亮见状便毛发悚然,心知有事要发生。没待他与黄素商议,横坡上杀出一支人马,手提带血刀抢,将车轿团团围住,问明来人可是诸葛亮后,一拥而上,将俩人掠走,且眼睛蒙上黑布,黄素仗着稍有武功,也曾想挣扎一番,但无奈刀架于脖,只有暗暗叫苦。 诸葛亮夫妻刚被人强行绑走,宜阳义士赶到了恶虎谷,此时只见尸体横地,不见诸葛亮夫妻,宜阳义士不禁焦急…… 一番稀里胡涂的奔走,一行人等终于停下,只听得一声呼哨,马蹄疾去,身边半天没了动静。诸葛亮夫妇这时试着去撕蒙眼黑布,也不见有人阻拦,等到除去黑布,发现前面不远已是家门,强人已无踪影,俩人不禁暗暗叫奇。 诸葛亮安妥黄素,上了后山,面见三老。只见黄承彦与水镜先生在为他担忧,不一会儿,廖九公也扛着长烟杆来此。三老听罢诸葛亮述说途中所遇之险,惊喜各半,三老你一言我一语,句句扣在让诸葛亮永记这番冒险,再也不可轻率行止。诸葛亮自然将这一切牢记在心,此后一生谨记了凡事需谨慎为之的教诲。 就在这同时,曹操的杀手正与朱皓面谈了所派追杀诸葛亮的手下,无一生还之事,俩人恨恨不休。 荆州脱险,返家数日,诸葛亮又上后山,将刘表地盘上所考查来的一切,一一向三老诉说了一遍。荆州北依汉水,沔水,南达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堪称用武之地,只可惜它的主人难以守住这块宝地,日后不知何人能籍此地盘,成就帝业。谈到刘表,诸葛亮自有另番评说,直说得三老频频点头。 此时,诸葛谨在东吴生出了是非,信报传他,已被押入大狱。一时间,诸葛家慌了手脚,救兄的任务,只有诸葛亮承担,相邀宜阳义士一齐过江东,宜阳义士却一反常态,不愿相随。诸葛亮只有带着马谡、廖化匆匆上路,直奔东吴而去。只是,黄素心中暗生妒意,她由此联想到了江东小乔,那对诸葛亮早存爱心慕意的娇美丽人,不知此番诸葛亮去,可会不会去见她?
诸葛谨是一情痴,当初独赴东吴,为的只是能常见大乔,为能如愿以偿,他不惜屈尊,在乔家庄蒙学授书。每日之乎也者是个幌子,那眼睛盯的只是大乔行踪身影,在孩童面前形似怪人,为追看大乔,几次置蒙学众童不顾,闹出不少笑料。 这天授课之时,又见大乔从门前走过,竟一时忘乎所以,如蜂逐蜜,紧跟不舍。大乔只觉身后那人怪癖,加上诸葛谨易容贴须变了模样,就叫人捉了,一怒之下将他送入官府。 诸葛亮带着廖化、马谡来到江东,拜见时下正任县令的鲁肃,说明了来意。这鲁肃为人正派,初次审诸葛谨,就认定他幷非是好色之徒,只是口讷,加上心有隐情,不敢说出,所以无法审清。这次诸葛亮到来,事情原尾也就知了个大概。只是鲁肃也是为难,因事关乔老爷的大小姐大乔,这大乔已聘被孙策之弟孙权为妻,大乔之案,不大也大。鲁肃一边安抚诸葛亮,一边思忖如何消案才好。俩人言谈之际,相见恨晚,竟结下了情谊。 大乔之事,惊动了孙权,派周瑜专程来此督办诸葛谨案,听未来岳父乔老爷谈起诸葛亮即将来此救兄一事,周瑜冷笑道:一山容不得二虎。想借机整诸葛亮。乔老爷见周瑜如此,劝他放宽气量,一面暗中为这小乔明日夫君担忧。小乔闻听诸葛亮也到了这里,心念一动,想见诸葛亮一面。夜里劝姐姐大乔,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叫大乔撤案。直到这时,大乔才知被她送入官府的即是诸葛谨,一时间心乱如麻,哭笑不得。 第二天,大乔小乔找到鲁肃,将状撤回。鲁肃当即释放诸葛谨,幷引见了诸葛谨、诸葛亮。大乔与诸葛谨此时相会,自然少不了尴尬,大乔亲耳闻听诸葛谨的心意表白,诸葛谨表白,只要能常见大乔就行,坚持留在江东;诸葛亮与小乔相会,小乔借民谣“莫说孔明择妇,正得河外丑女”问诸葛亮可有婚配之事?诸葛亮笑着回答……俩人戏笑之间,把各自爱慕之情,巧妙地一泄而尽。 周瑜见惩治诸葛谨不成,诸葛亮又来了江东,便起了歹心,思忖着如何扣住诸葛亮,以免后患。刚巧乔老爷家设宴接待诸葛谨、诸葛亮,周瑜自然是陪客。周瑜借机在乔家庄外埋下了伏兵,想等宴散之时,捉拿诸葛亮。 马谡与廖化在庄外玩,发现了周瑜的兵丁,马谡叫廖化闯入乔老爷大堂,当众辱骂乔翁,斥责乔老爷不仁不义。一时间乔老爷懵了头,转头逼问周瑜,是不是他带了兵丁?周瑜尴尬万分,乔老爷很不高兴。这时鲁肃闻信赶到,说自己是地方父母官,应保证来客无恙,执意亲自护送诸葛谨、诸葛亮离去。 而诸葛谨偏偏执意不走,坚持留在江东。诸葛亮无奈,只好带廖化、马谡随鲁肃离了这“鸿门宴”。江边鲁肃与诸葛亮一番畅谈,纵横天下局势,互祝来日鹏程。上了船后,诸葛亮感谢马谡巧施一计叫廖化骂宴,救了自己性命。马稷这时才说出是黄承彦交代他见机行事,保护诸葛亮的。 孙权倒是气度极大,得知诸葛谨留在江东,便任用了诸葛谨。让诸葛谨离开了蒙学,诸葛亮得知后,感叹孙权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
诸葛亮从江东安全而归,将事情原尾说与众人听罢,众人一为终有善果而喜,二为诸葛谨为情痴迷而赞叹。 诸葛亮归得房中,夜与黄素小叙,夫妇调侃生趣,谈到周瑜,诸葛亮感慨道:此人气量如此,还怎能集合下天下英才?竟要惩我,不自量力,今日恩怨暂且放下,哪日得便,戏他一戏。日后便有了三气周瑜的故事。 黄素却对诸葛亮说了对宜阳义士多有不信任的一些话,提醒他要注意这个人,诸葛亮 也只是一笑了之。因为,在此之前诸葛亮已在一次过河时,发现了宜阳义士有一柄孙策赠予周瑜的一柄短佩剑,只是没露声色而已。 其实,黄承彦也早已对宜阳义士周铁有所警惕,早已暗中保护着诸葛亮,而对诸葛亮能以情感化周瑜之举,心中也是大加赞赏…… 日月如梭,这日黄承彦相邀二老,与他同试诸葛亮攻读兵法阵法收效如何,考试分三日进行。第一日由先师水镜考诸葛亮纵横术,诸葛亮侃侃而谈,从修身养性,到入世成事,至趋吉保身,一一论去。论及修身达圣之道,说习之可修身齐家平天下,得遇明主兼济天下求富贵,不得时则可逍遥一生;论及纵横之法,捭阖为本,圆方为形,开闭为术,以阴阳之道驾驭事理,控制人心,制人成事,乱中取胜。同时认为“阴谋阳事”揣情、摩意、权量、谋虑、决物五法乃审时度势、虑谋行事、建功立业之道。与此同时,他结合现况,初提出了图霸兴汉的战略、策略,自曹操、曹操、袁术、孙策、刘表、刘璋一一论及,三老频频点头赞赏。茅屋论纵横后第二日,黄承彦等三老带着诸葛亮及柳不凡等来到山中,试亮阵法。诸葛亮借廖化、马谡等人布下迷魂阵,三老进阵,竟一时难出,细问方知,诸葛亮据“风后八阵兵法图”又做改进,众人大喜。第三日廖九公考,九公笑道:我只是个渔夫,有何可考?他领众人来到河边,抛入一大网于水,笑道:这便是天罗地网!诸葛亮细思少顷,提绳收网,扯着提绳回答:“由此纲举目张!”廖九公这道题,貌似简易,实际上最难,诸葛亮以已悟,圆满解答了兵书阵法中最为首要之处在于择机择利,以小胜大,以少胜多之术。一时间三老及几徒众人等由此而多发了好些感悟,到了后来,诸葛亮跪地求岳父:“恳请尊师补我三阵!”众人一时懵了。 原来三部兵书阵法,合为一百零八阵,但诸葛亮通读全书,只有一百零五阵,缺漏天罗、地网、人气三阵。 黄承彦此时已知诸葛亮已通习,笑道:那三阵为师也没有。廖九公、水镜起哄,齐笑黄承彦留了一手,怂恿诸葛亮恳求师父尽数授予。到了后来,黄承彦只有推说后三阵在女儿黄素手中,要想得到最后三阵,诸葛亮需求妻子黄素。 三关考过,诸葛亮好生得意,而偏偏此时,要想获天、地、人三阵,需求丑妻黄素,令他闻言好不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