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答不出第三题,正为难时,在一旁的的黄素扯着她的面纱轻轻地摆动了几下,诸葛亮省悟,说出了正确答案。水镜先生说刚才的“儒、禅、道”三题考题诸葛亮都通过了,他答应收下诸葛亮为徒。诸葛亮拜倒在地。 众人向诸葛亮和水镜先生祝贺,同是水镜先生的徒弟庞统、徐庶也高兴地拉着诸葛亮的手。廖九公却突然挥舞着大蒲扇,唱着:摇哇摇,摆呀摆,这个题目才答来。水镜先生和黄承彦也齐朝着罩着黑纱的黄素大笑。诸葛亮这才知道刚才黄素的动作早被三老看出。黄素也害羞地扭头走了,诸葛亮欲追却又不敢。蔡玉姣见状生气,不理诸葛亮,拉着庞统去吃西瓜,使庞统受宠若惊。诸葛亮和徐庶初识,言谈甚是投机。 水镜先生授徒很是随便,只是让学生自由谈,紧要处才点拨一二,却是大白话,一语说清道理。倒是庞统、徐庶都是善谈之士,与诸葛亮谈古论今,海阔天空,诸葛亮和他们俩成了好友。诸葛谨也在姐姐的劝说下,收起想念大乔之心,参加听讲,倒也增长了不少知识。黄素也常由柳不凡陪着来听讲,却是只听不说,让诸葛亮越发觉得她神密莫测。柳不凡有时也参与谈话,看得出他也学识不浅。蔡玉姣也带着马谡、廖化来听讲,但更主要的是看诸葛亮,又坐不住,反倒让庞统有了献殷勤的机会。廖化只是调皮,马谡倒是认真。又有外地的石广元、崔洲平、孟公威等也慕名而来,一时,南阳岗学术气息浓厚,人气旺盛。 徐庶来找诸葛亮,诸葛兰接待他,诸葛兰得知徐庶是个大孝子,心存钦佩,徐庶也对诸葛兰有好感。 诸葛亮一直想看黄素真像,但众人只知道她从来出来都蒙面纱,谁也没有见过她真面目。问水镜先生,水镜先生也摇头不答。这天,黄素要来听讲,诸葛亮以答应为他做风筝收买廖化,让他在黄素经常站立的树上设下机关,用刺条去挑开黄素面纱。黄素的母亲早听女儿说诸葛亮善讲,很想当面听听,黄素就让母亲化装成她去偷听诸葛亮开讲,没想到却中了诸葛亮的机关,被刺条掀开了面纱。黄母大怒,黄素也引起了警惕。为此事廖化挨了爷爷一顿死打。水镜先生责怪诸葛亮心有旁鹜,不认真做学问。诸葛亮却说这些简单的道理他早就会了。水镜先生罚诸葛亮做一个月杂务。 蔡瑁好钓鱼,常因钓鱼不理民事,众人有怨。这天有人告知诸葛亮,说他家的母猪被人捅死,但蔡瑁要钓鱼而不去管,反说不是人命案子不要找他。诸葛亮生气,就写了一张纸条,让人前去找蔡瑁报命案。蔡瑁正在钓鱼,但一看纸条上写着:一刀捅母命,九子一齐亡。大惊,以为是人命案,忙去现场,但那人却将他带到死的母猪前,说这只母猪死了,肚里有九只小猪,正好是和纸条说的相符。蔡瑁无奈,只好处理了此案。后来得知是诸葛亮所教,更是生气。正好蔡玉姣看诸葛亮回来,蔡瑁责怪女儿,蔡玉姣透露爱慕诸葛亮之心,蔡瑁更气诸葛亮。后悔不该留下诸葛亮。 这天三老喝酒,诸葛亮在旁倒酒。三老忽打起了禅语,一个个深奥莫测,连廖九公疯颠嘻笑之语也充满禅机。诸葛亮在一旁听得呆了,竟将一壶酒打翻。水镜先生责怪。诸葛亮说以前听先生讲课都是浅显明白的话,今日三老学问高深,才呆了。黄承彦叹道:禅语本是玄机,才虚幻飘渺,而纵横之术以治国理民为根本,所以实在明白。你呀,还没有学成呀!廖九公也摇头说是真僧才说家常话,你怎么和廖化一样。水镜先生又指出诸葛亮不专心大学问,只知玩小聪明,如刺条、母猪事件,这不是成大事人之所为。一语道醒懵懂人,诸葛亮才知自己错了,决心从头学起。 朱皓终于得知诸葛亮在葫芦口,当他将消息信报给曹操后,曹操当即将他调到南阳任职,一要他为将来控制荆州刘表做准备,将朱皓委为南阳太守。二要他加紧收服诸葛亮其人。朱皓本想复仇,接此相令,反倒陷入了两难之地。 而本来心定了的诸葛玄听到朱皓来南阳就职的消息,惊恐万分,生起病来。
朱皓查找诸葛玄,蔡瑁因想赶走诸葛亮,向朱皓如实报告了。朱皓要以钦犯之名捉拿诸葛玄,蔡瑁怕葫芦口人责骂,又做好人给诸家报信。此时诸葛玄已经重病在床,无法动弹。诸葛亮犯了难,不知如何是好。黄素提出去请刘表出面,但水镜先生等认为刘表不会为此事得罪曹操。诸葛亮自叹没有地方势力。 诸葛玄听到前厅众人商议,更是气急,猛的一声大呼:朱皓,你欺人太堪!顿时气绝身亡。诸葛亮一家哀哭。蔡瑁也觉内疚。 第二天朱皓带人来捉“钦犯”,看到的却是诸葛玄的尸体。这时,他命人抬上礼品,却说是来和好的,众人一时懵了,诸葛玄实则是被朱皓气死的,现在却又弄了这场闹剧,诸葛亮气愤地将朱皓回拒了。朱皓只好退走,寻机再打主意。 安葬了叔父,诸葛亮再次反省到自己的处境。 水镜先生告诉诸葛亮、庞统、徐庶,说你们三人都有辅国安邦大才,我纵横之术已经教完,现在要学尽更多的东西,黄承彦善布兵列阵,你们应该跟他学习。 三人都想拜黄承彦为师,黄承彦却说他只能收一个徒弟,谁能通过他三关才行。诸葛亮三人跃跃欲试。 柳不凡向黄素埋怨师傅怎么又收徒,应该把一百零八阵教给他。黄素直说柳不凡不如诸葛亮,只有诸葛亮才能学会用好父亲的一百零八阵。柳不凡迁怒诸葛亮。黄素却另有想法。 黄素先找到诸葛亮,问还想不想看她的真面目。诸葛亮说不敢。黄素问他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诸葛亮说不管怎么样,都是一个好女子。黄素说他想不想娶她,诸葛亮吓了一跳,说不。黄素问是不想还是不敢。诸葛亮犹豫,还是说了不敢。黄素高兴,说你记住这句话就行了。 虽有意收诸葛亮为徒,但仍严于察考。黄承彦以“日、月、星”三光为题,摆了一个“文擂台”,徐庶有意谦让,只过一关就退下了,庞统过了二关,第三关退下,诸葛亮虽过了三关,但黄承彦却说黄家祖传一百零八阵法,七十二地煞阵可传外人,柳不凡已经得到,但三十六天罡阵不传外人,柳不凡跟我学艺多年我都没有传授。问诸葛亮想不想学。诸葛亮说当然想。黄承彦说那你必须成为我的家人才能得到。诸葛亮问怎样才能做他的家人。廖九公笑说只有当女婿才行。诸葛亮犹豫,这时面罩黑纱的黄素走出来,问诸葛亮可还记得说过的话。诸葛亮这才悟出,说他愿,但要看黄素一面。黄承彦喝道不到结婚不能看。黄素却说迟早是要看的,再说她不愿意老戴着面纱,到了该揭的时候了。黄素伸手慢慢揭开了黑纱。
黄素终于揭开了了面纱,露出了半边脸上的胎痣和一头黄毛。众人大惊,诸葛亮呆住了,盯着这胎痣丑脸望了一会儿,忽的怪叫一声,朝外狂跑了出去。 望着跑走的诸葛亮,黄素的丑脸上流出了两行伤心、屈辱的泪水。 黄承彦安慰女儿,黄素却让父亲不要担心,她现在已经是诸葛亮的人了,此生非诸葛亮不嫁。一旁的蔡玉姣大惊。 诸葛亮逃走,半路上停步,被庞统追上。庞统责备他不该跑。诸葛说自己怎么也没有想到黄素是这样的丑女人,后悔不该答应。俩人一时无奈。 柳不凡直言相告黄家父女,自己愿意娶黄素,黄承彦犹豫,但黄素以大义晓之,要父亲仍教诸葛亮,她的事情她自己会来解决。柳不凡生气。 水镜先生等人来劝诸葛亮,但诸葛亮宁愿不学阵法,也不肯娶黄素。三老就向他公开了他们想培养扶植他的打算,诸葛亮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决心立大志,要做辅国安邦的大事。三老也退一步,让他先学阵法,婚事以后再说。 黄承彦给诸葛亮三本阵法书,让他自己去看。诸葛亮疑是师傅生气,廖九公告诉他,虽然他拒婚,但黄承彦还是将三十六天罡阵给他看,这证明了黄的胸怀。诸葛亮惭愧,表示一定精心钻研。 蔡玉姣找到诸葛亮,向他直剖心迹,要诸葛亮娶她,诸葛亮以现在不谈婚事为由推辞。蔡玉姣冷笑说:我知道你既嫌黄素丑,又不喜欢我,你真心爱的是小乔。这让诸葛亮大惊,自省也确实如此,他心中一直是装着小乔。蔡玉姣哭说你们诸葛家人为什么都非要想想不到的东西。你们姐弟三人难道都这么生活一辈子。诸葛亮顿悟,考虑起一家的婚事来了。 蔡玉姣从诸葛亮家哭着出来,被一阔少带人调戏,蔡玉姣正好有火无处发,施展出一身武艺,打得阔少和众家丁纷纷讨饶。还是柳不凡出面说情,蔡玉姣才放过了他们。 阔少感激柳不凡,请柳不凡喝酒,席间,柳不凡才知道这个阔少是朱皓的公子,此行是来查访诸葛亮的。因喝多了酒,柳不凡就将三老培养诸葛亮的事告诉了朱公子。 朱公子禀告朱皓,朱皓大惊,连夜修书曹操,要曹操除掉祸根。又嘱儿子极力拉拢柳不凡。 黄素从此素面朝天,不再罩面纱了。她亲自找到诸葛亮,说诸家要想在这里站住脚,仅有几亩滩地是不行,必须要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你诸葛家一无所有,只有人。她给诸葛亮指出的联姻道路,正和诸葛亮的想法一致。但诸葛亮说可以考虑姐哥的婚姻。但他决不娶丑女黄素。黄素冷笑说她不急,总有一天你诸葛亮会娶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