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与誉王的鹬蚌相争,终于如梅长苏料想的一样——让靖王这个渔翁得了利。芷萝宫内,靖王的孝顺、静妃的温婉,母慈子孝的温馨气氛让梁帝的心情平复下来。他决定将巡防营交给靖王。靖王想到梅长苏让他低调行事,略显犹豫,但知道不能拒绝,只好答应。梁帝又特许靖王可随时进宫向母妃请安,不必另行请旨,靖王闻言大喜。
十三先生回报秦般弱安插的眼线已被拔除过半。梅长苏觉得此事过于顺利,怀疑当年滑族璇玑公主还有其他人手未交予秦般弱,令他继续追查,切不可大意。
蒙挚探访梅长苏,梅长苏正在为《翔地记》写批注,蒙挚已看不出他以前的笔迹。这时,誉王突然闯进府中,蒙挚只得退进秘室躲避,顺手将《翔地记》带进了秘室。
誉王怨气冲天。他告诉梅长苏,梁帝将巡防营的节制权交给了靖王,还给了靖王随时入宫省母这种亲王才有的特权,就连梁帝,最近对自己也恩宠渐弛。
梅长苏责备誉王,谢玉案后他已提醒他暂时收手,但誉王执意强势相争,惹圣上不悦。梁帝提携靖王,就是向誉王表明态度,要废去太子只能因梁帝自己厌憎,而不是誉王恃强逼迫他作出决定。梅长苏故意提到秦般弱,因她眼线被拔,情报不力,誉王明显露出不满。
此时几乎被拔除所有眼线的秦般弱,怀疑这股反击之力来自江左盟。她向已隐居多年的同门师姐——四姐求援。四姐说现在无国无本,无根无基,滑族复国亦无希望,劝秦般若隐退,过自己的生活。秦般弱却执拗的表示即使滑族复国无望,也要让大梁灭国。权衡良久,四姐最终答应帮她最后一次。
梅长苏让誉王善待卓鼎风,誉王点头答应。送走誉王之后,梅长苏来到秘道,发现靖王也在。梅长苏让靖王不可冒进,也不可不进,不必推掉巡房营的掌权之职。他分析说皇上准靖王行亲王事,晋封亲王已指日可待。誉王若不甘心,自会借力打力,让皇上处理施恩的后果。靖王临走前提出借《翔地记》一看,梅长苏一怔之后答应。
蒙挚看出异状,问其原因。原来,《翔地记》中有一地名与梅长苏母亲的闺名相同,梅长苏自小为了避讳,书写时会减少笔画,已成习惯。他担心靖王从批注中发现林殊过去的痕迹,后来想想靖王不可能知道母亲的闺名,方才释然。
南楚使团离京,念念一个人留在京城。她恳求莅阳长公主,让她带哥哥萧景睿到南楚见父亲。莅阳诚恳的告诉念念:景睿生性宽厚,最是重情。他虽然表面平静,但内心一定悲恸至深,他这么痛苦的时候我想陪在他身边。
秦般弱带四姐坐在酒楼里,从窗口可以看到苏宅后门。这时,童路又借送菜名义入苏宅传递消息。秦般弱指着童路,让四姐攻破这个男人。几个被端掉的眼线经她查证都与童路有牵扯,因此她怀疑红袖招的败落与苏宅必有关联,而且,在梅长苏屡屡立功的前提下,誉王却损兵折将,实力大不如从前,令她疑团满腹。
景睿终于决定随宇文念回大楚,言豫津飞马赶来劝阻,得知景睿并非一去不返,这才松了口气。豫津乐观洒脱,在他的劝慰下,景睿稍感轻松。这时,梅长苏早已等在长亭,为他送行。曾经视梅长苏为良师益友的景睿坦然说:他很难过,但并不恨梅长苏。人总有取舍,会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他不能强求梅长苏将这段友情看得同自己一样重。梅长苏感慨他的宽容,嘱他永远保持这份赤子之心。景睿离去,梅长苏吩咐朱沉暗地跟随,保他在大楚平安。
因国丧期未过,梁帝的寿辰从简。梁帝见靖王把自己最喜欢弓箭送给他,足见其心诚,内心喜悦,但不说破,只是当众夸赞誉王送的太湖寿山石最合心意。内宫寿宴上,越贵妃弱不禁风、苍白憔悴的面容勾起梁帝昔日情义,露出复宠之意。
第二日梁帝身体不适,皇子们都进宫请安,靖王随后去见母妃。闲聊中他无意提到向梅长苏借来的《翔地记》,静妃很感兴趣,让靖王下次带来看看。
四姐假装昏倒路边,而她前来寻亲的姑母邱妈妈,恰好住在童路家隔壁。众人让路过的童路带她过去。
梁帝病愈,提议到东宫赏桂,想安抚一下太子。他命高湛私下安排,不必先通知太子。一行人到达东宫,前去向太子通报的内侍慌慌张张,令梁帝起疑,他随即喝止内待前去报信。
未经传报,梁帝来到殿门外。殿内,丝竹共振,鼓乐齐鸣,饮酒作乐之声不绝于耳。丧期演乐已是大不孝,梁帝怒其不争,心中含忿。这时又听到太子指责自己无德,梁帝恨极,拔剑欲戮之,被高湛劝阻,颓败的转身离开。梁帝严令封禁东宫,今日之事不得外传。蒙挚认为幽禁太子事体重大,仅奉口谕难以执行,请梁帝下旨。这时,太子听到动静出来见驾,梁帝不理,怒极离去。
蒙挚奉口谕封禁东宫后,与靖王一起来到秘道,商议东宫变故。梅长苏正在接待誉王,遣飞流通知他俩等待。从飞流口中,靖王得知梅长苏暗地叫誉王毒蛇。他戏问叫自己什么?飞流答道:水牛。闻言靖王猛然想起少年林殊为自己取的绰号就是大水牛,顿时心潮起伏。这时梅长苏到了。靖王问起,他马上责备飞流不该学霓凰郡主的话,这才遮掩过去。
求见的朝臣在外面乱成一团,被皇后挡着。梁帝则躺在芷萝宫里,神情萎靡。他问静妃:朕今天处事犹疑,是不是老了?静妃知他不愿马上废黜太子,劝说道:陛下今天未动雷霆之怒,是为父之慈,当与年龄无关。梁帝听了特别舒心,静妃温良恭让,让他觉得芷萝宫是后宫唯一的清静之地。
蒙挚细叙了东宫被封的原因,梅长苏分析梁帝暂时还不想废太子,此时巡防营、东宫的防备都要加强,不能出乱子。蒙挚埋怨高湛,几次请求明发封禁东宫的谕诏都被他拦住。梅长苏却表示应该感谢高湛,因为蒙挚请的是相当于废太子的诏令,多亏高湛拦住了他,否则梁帝会疑心他已倒向誉王。梅长苏让靖王静观其变,这个时候谁添乱谁就会倒霉。
蒙挚按梅长苏的叮嘱向靖王转借《翔地记》,大感意外的靖王告诉他此书现在静妃处。蒙挚离去,靖王若有所思。
与此同时,誉王也在召集幕僚商议对策。誉王认为要抓住太子自败这个天赐之机,但不可冒进,当务之急是先弄清东宫被封的原因,掌握朝臣的风向,表面上先按兵不动。
皇后借中秋家宴向梁帝旁敲测击,确定梁帝幽禁太子之心已决,喜不自禁。靖王进芷萝宫请安,讨要《翔地记》。静妃十分不舍,问书上的批注是不是苏先生所写。靖王称是,心里却更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