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王回到房间,再次拿出字贴,手中握着玉佩,决心放下这段情愫。然而,在皇后送来的字贴盒子里,他发现一条写着爱意的绸布。
宝珠一个人在酒楼猛灌着酒,任凭小二阻止也不肯停下。皇上找到她,抢下酒壶。皇上向宝珠道歉,宝珠当然很高兴。但是她又给皇上出了个难题,要皇上花一样钱买两样东西,并且不能要别人帮忙。皇上感到为难。正巧,楼下的婆婆喊着卖葱,皇上心中有了主意。
皇上独自去和婆婆交流。皇上问将全部的葱买下,要多少钱。婆婆正愁卖不完葱,听到皇上说全部买下,很高兴,同意将十五文一斤的葱按照十文一斤卖给皇上。皇上却说自己只要葱白,愿意出七文一斤来购买。为了挣钱,婆婆只好答应,因为只卖葱白,所以按五斤卖了葱白。卖走葱白后,婆婆为难的卖着葱叶。皇上随后换了付打扮,要买葱叶。三文一斤的葱叶,按照五斤买走后,婆婆并没发现被骗了。
皇上带着分别的葱白和葱叶去见宝珠。大家都很奇怪,这账是怎么算的。因为算不明白,大家更加佩服皇上。正得意着,婆婆带人找了过来。
客氏得知信王已经收到了包括字贴、玉佩以及情帕三样东西。客氏很满意。
信王找到婵姑娘。他询问情帕上的诗句是否是皇后的字迹。婵姑娘认为这只是描摹,并不是皇后的笔迹。信王明白,这是有人要陷害皇后,要他们多加小心。看着信王的反应,婵姑娘小心的问他是否真的对皇后动了真心。
得知手帕的事情,皇后要婵姑娘立刻禀报皇上。
逃开葱婆婆的追逐,皇上想和宝珠吃大餐庆祝,二人身上却都没带钱。宝珠看到酒店,有了主意。原来,她要皇上假装傻子抱着空坛子引开老板,以便自己偷走店老板的酒。
信王走在宫里,被一个公公撞到,弄脏了衣服。信王换上了皇上之前赐给自己的衣服,旁边的公公偷走了信王的宝珠。
皇上和宝珠痛快的喝着酒。皇上说着自己向往自由,不喜欢束缚的心事,也说出了宝珠对他而言不可被代替的特殊意义。而皇后的随从正为找不到皇上急得落泪,皇上和宝珠回来了。
宝珠终于肯同皇上回到宫中。回到宫中,皇上发现信王在等自己。信王犹犹豫豫的不知道怎么向皇上开口,皇上假装有东西送给信王,将信王拉进了木工房。两个人躲进木工房,皇上让信王有话直说。信王拿出情帕。皇上立刻认出这是皇后的笔迹。信王告诉他,他怀疑这是外人的描摹,并将字贴里有勾画痕迹一事告诉了皇上。皇上询问信王,是否爱慕着嫣儿。信王承认了自己的情愫,并告诉皇上,皇后对皇上是一片忠心,也已经拒绝自己。看着皇上的愁容,信王承诺自己将不再出现。
信王离开后,皇上陷入沉思。宝珠来见皇上,问他发生了什么。皇上不肯说出事情,倒是拉着宝珠,说要封她做贵妃。天真的宝珠听到贵妃的权利很大,欣喜的答应了。
皇上和皇后商量着,要封宝珠做贵妃,皇后依自古规矩,觉得不妥。皇上很生气,怪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主。正说着,有人来报,宝珠在闹。皇后听到,第一次发了怒,怪宝珠将市井的坏脾气都带进了宫里。皇上要去探看,皇后拉住皇上,怕皇上惯出了她的毛病。皇上不认同她的管理后宫方法,愤怒的离开了。
宝珠为当不了贵妃,会让自己丢面子,正上蹿下跳的闹着,皇上承诺着一定会封她为贵妃,将她劝了下来。正说着,婵姑娘来了。信王和皇上相约时,翠儿又躲在外面偷听,并将偷来的佛珠放到了皇后的屋里。魏忠贤听到翠儿任务的完成情况,高兴的要翠儿来见自己。原来,他已经准备除掉翠儿。
信王在书房喝得大醉,婵姑娘来找他。听到信王醉中喊着姐姐的名字,婵姑娘很难过。她在信王身上发现皇后的玉佩。婵姑娘哭着离开了。
客氏急着来见皇上,满脸惊慌,皇上却坦然的面对她。
客氏和魏忠贤气势汹汹的带着皇上来到皇后的寝宫,却发现婵姑娘和宝珠躺在床上。皇上浅笑着离开房间,客氏和魏忠贤很不知所措,宝珠和婵姑娘倒追着皇上也出了房间。大家走到院子里,皇后正好听禅回来。
原来这一切都是皇上安排过的。包括翠儿听到的对话。客氏还假装着是自己误听了宫女的谗言。然而,戏还没有结束。魏忠贤又指出,信王丢失的手串,有宫女说曾在皇后宫中发现。信王很焦虑,皇上和皇后也很不安。不料,婵姑娘却跪在皇上面前,恳求原谅。说自己与信王互相爱慕,也已经私定终身,恳求皇上原谅自己作为待选秀女便私定终身。信王也顺着承认了这件事情。魏忠贤还不死心,又要见信王身上的玉佩。然而花言巧语的骗信王拿出玉佩,却发现那的确是婵姑娘的玉佩。魏忠贤和客氏二人再没有戏可唱。皇上此时自然要见所谓造谣的宫女,却得知宫女已经失踪。皇上大怒,他狠狠的惩罚了二人,并禁止客氏再入宫。客氏却恳求着要留在宫里。皇上告诉她,若要执意回宫也是可以,但是他一定会彻查并严惩不贷。
信王真的和婵姑娘举办了婚礼,宝珠也顺利的成为了贵妃。
皇上和宝珠晚上睡在一起。第二天一早,两个人都不愿意早起。宝珠更是起了身后依旧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好不容易将皇上收拾好,送走了皇上,宝珠又想躺回床上。宫女们却硬拉着宝珠去给皇后和各位妃子请安。宝珠走到哪里都有人跟着,在后面喊着娘娘,左一个小心,左一个使不得,搞得宝珠很烦。宝珠想要出宫,也被禁止了。宝珠几乎要后悔当这个皇妃了。。
婵姑娘独自在卧室里坐着,得知信王回来了,她很高兴。然而听说信王回来就直接进了书房,婵姑娘很失落。她主动来到书房,为信王端茶,还要为他准备宵夜。信王却拒绝吃宵夜,说自己有卷宗要看。婵姑娘的心几乎凉透。
信王联合着李光济和一些好官,搜集着魏忠贤等人的证据。他们收拾到很多有用的证据。
皇后发现婵姑娘有心事。皇后询问信王对她是否还好,婵姑娘没有多说。
皇上在认真看着奏折,宝珠却缠着他要出宫。皇上逗她,已经如愿做上了贵妃,现在怎么又不乐意。宝珠着急的不想再当贵妃,皇上继续逗她,说要换楚楚做贵妃。玩笑自然只是玩笑,见宝珠真的不高兴,皇上答应她,自己忙完了就陪她玩。然而,要忙完,起码需要三个月。
魏忠贤手下的人一直查不到东林党人行动的内容,魏忠贤很愤怒。正怒骂着,吏部的谭大人求见。原来他偶然听到杨涟等人在谈论魏公公,并发现他们在了解一些魏公公插手过的人员调动。魏忠贤很生气,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第二天早朝,魏忠贤上报了蝗灾的事情,并主动要求拿出家中钱财,用来赈灾。众大臣纷纷赞扬魏忠贤的行为。魏忠贤趁机更邀一功,建议皇上派人押送财物去灾区,以免贪官克扣财物,赚不义之财,并推荐了杨涟杨大人。杨大人无从拒绝,答应了这一要求。李光济要求同行。
退朝后,皇上提醒着杨涟和李光济处处小心,他也觉得魏忠贤的亲自举荐一定存在蹊跷。
杨大人和李光济一路小心的来到灾区。灾区的灾民着实多。然而杨大人却发现米中有蹊跷,掺杂着很多沙子。魏忠贤安排的人,带头闹了起来。
魏忠贤安排的人得意于事情的顺利进行。魏忠贤一方面安排好了人卖掉赈灾粮,一方面不忘安排人闹事。
朝堂上,众大臣纷纷上报着灾区的粮食掺杂沙子的事情。皇上阻止了大臣们的一再絮叨,只是说自己一定会解决。退朝后,皇上生气的和信王抱怨,魏忠贤的恶毒。而且这样大胆行动的魏忠贤,并不像他的风格。信王将自己暗中私查魏忠贤一事告诉了皇上,皇上很生气,这样一来便是打草惊蛇。
此时,杨涟和李光济正面对闹事的灾民有些束手无策。李光济出面,表示自己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待。魏忠贤派人交代的几个人,却大喊着狗官,甚至绑走了李光济。
天香得知李光济出事,急得哭得不行,还闹着要亲自去河南。皇后和宝珠宽慰着她。
魏忠贤得知闹事的村民没有绑下杨涟,倒是绑走了李光济,决定将错就错。他安排拖李光济下水,让他不断出现在黑市的交易中,以诬陷杨涟。
宝珠找到皇上,说起天香想亲自去河南的想法,试图说服皇上,陪同他一同前去河南。皇上爽快的答应了。
皇上找到信王和皇后,告诉他们自己要前去河南。既然魏忠贤一定会知道,皇上也不怕他,只是会多加防范。宝珠终于可以出宫,心情好得不得了。天香独自收拾着行李,怀着报仇的心情。
魏忠贤后知后觉的得知皇上去了河南,急坏了。他派人立刻赶往河南,通知帮自己办事的赖世昌,计划有变。赖世昌正和魏忠贤派的人商量着事情,京城赶来的人要赖世昌立刻销毁所有粮食,说是有重要人士要来河南。但是重要人士具体是谁,并不便让赖世昌知道。至于李光济,京城赶来的人警告赖世昌,万万不能动他。
见到皇上到来,杨涟正想跪拜,皇上自称着钦差穆大人,和杨涟拉着客套。见到当地的何大人,皇上和他打着招呼,却发现何大人紧张不已。
皇上一行人被安排好,宝珠就要拉着天香出去逛。皇上身边的随从阻止两个人出去,两个爆脾气的姑娘却不愿意听劝。
皇上和杨涟分析着,官粮是如何落入黑市的。他觉得事情还需要自取。
何大人要见皇上,宝珠却说他得了疹子,不让两个人去见。正说着,天香冲了进来,指着床的方向,骂他不带自己去见相公。宝珠告诉二人,天香并不是皇上的妹妹,而是得知皇上此次被派为钦差大人,才跟到河南来到自己的相公。宝珠说完,走进去劝天香。然而里面吵了一通后,天香就冲出了房间。宝珠随后也赶走了两个大人。
天香来到酒楼,找到皇上。原来床上躺的是皇上的随从,身上捂着被子,正热得浑身是汗。躺在床上的锯子热得不行,宝珠却不让他起来。宝珠这是借着锯子撒着不能出门的气。正吵闹着,何大人送来膏药。何大人主动请求做些事,宝珠要他将官粮里的沙子一粒粒的挑出来,以尽快解决灾民的怨气。
魏忠贤在宫中听说皇上得病,立刻派了太医,要有任何异常都速速禀报。
皇上和天香跟踪着卖大米的人好几天,也没有结果。天香担心他们囤的大米太多,一直等到他们卖完大米要等太久鲁莽的决定直接询问,却被人赶走。皇上决定帮他们卖大米。皇上果然从他们手中买下了一百石大米,并安排纷发给灾民。接下来,他们就要了解这些人进米的途径。
魏忠贤派来的大人带来他的手信,宝珠听太医读着信,心中偷笑到不行。太医读完信,宝珠带他进了卧房。孟太医一进房间就跪拜皇上,锯子却起身笑他为自己行如此大礼。宝珠随后拿出剑,压在孟太医的脖子上,要他乖乖听自己的安排行事。
何大人躲在皇上的房间外想要偷听,杨涟正好前来找到讨论已经挑出沙子的大米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