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欢在房间内看着到手的铜匣十分欣喜,倾城此时急忙冲了进来让易欢赶快去救慈煊。另一边,李公公将慈煊带到一个宫殿,里边站着若干名太监宫女,慈煊对此颇为不解。李公公只道太皇太后下旨将他们这些捉拿鳌拜有功之人都聚集在一起,每个人赐一杯御酒。
易欢前来请求康熙去救慈煊,康熙知晓了易欢打他的事情已经传到了太皇太后那里,这是太皇太后亲自下的懿旨,他不好公然挑衅太皇太后的权威。易欢不解这时候康熙居然还顾忌太皇太后的权威,康熙只道太皇太后要维护的是皇权的威严,如果没有皇权那整个紫禁城都会乱了套,每个人在宫内都必须按规矩行事。目前是李太医和宫人们,下一个就会轮到易欢,康熙责怪于易欢当时的冲动,易欢听此便跪在了康熙面前,她让康熙先杀了她,如果众人都因她而死,她日后一定十分愧疚。
康熙让易欢先起身,人是自然要救的可他也要找理由说服太皇太后,易欢让康熙和太皇太后讲齐恒公和管仲的故事。康熙只道他是齐恒公可易欢并非是管仲,而且易欢日后还是要出宫去嫁人。说罢,他便问起了易欢她那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夫,易欢只道这是自己心里的小秘密。
见易欢不肯透露,康熙只好换了个问题问,他想知道那人与他相比如何,易欢将自己的心里话都和康熙说了出来,慈煊待她十分温柔且有求必应,可她对面康熙时却必须万分小心,不能得罪于他。康熙听此追问着易欢她是否爱那个青梅竹马,易欢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倒想让康熙赶紧去救人,康熙拉住了易欢,他表示太皇太后的动作他早已经知晓,虽然他不好公然抗旨,但他早已经命人准备好了解药。
易欢断定康熙是需要条件才肯给她解药,康熙只道自己只想问易欢几个问题。他再次追问易欢她是否爱那个青梅竹马,易欢如实相告她并不知道自己心里是不是真的爱他,但她知道日后她是一定要嫁给那个人。康熙听完了再问易欢是否爱自己,易欢有些愣然于康熙的问题。
慈煊拿过御酒之后便知晓了这酒有毒,他想让李公公替他们向太皇太后求情,可李公公却说他没有这个面子也没有这个胆子,太皇太后的懿旨他们必须履行,这杯毒酒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得喝下去。见众人都不肯喝下,李公公让人强行灌着众人和慈煊喝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慈煊以李公公是鳌拜眼线的身份威胁李公公。
易欢告诉康熙她不知道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她生怕一个不小心回答得不好惹怒了康熙。康熙让易欢照实说,不管答案如何他都会救慈煊和那些宫人。易欢得到康熙的保证后也如实告诉了康熙自己并不爱他,她的回答虽然如康熙意料之中,但康熙依旧感到难过失落。
李公公想要让人杀了慈煊灭口,可慈煊武功高强,那些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李公公见此情景慌忙逃出,慈煊也趁机追了出去。李公公想让慈煊先把他放了,他去向太皇太后为他求情,至于其它宫人他无能为力。慈煊不肯看着这么多无辜的人枉送性命,他想要杀出去见皇上。这时,皇上和易欢也赶到此处,他赦免了慈煊的罪,并让他和索额图拿着解药去救宫人。
皇上离开之后,李公公让易欢不要记恨于他,他这都是依旨办事。易欢将李公公当日和鳌拜的对话重复给了李公公听,李公公十分诧异易欢居然知晓当日他与鳌拜的谈话内容。易欢只笑着道如果李公公不对他们兄妹起什么歹心,她自然不会对李公公怎样。
太皇太后赐的毒酒毒性强烈,宫人们纵然服下解药日后也会无法开口说话。易欢听此十分难过,康熙也明白了此事一定会成为易欢心中的阴影,易欢是更加不可能会爱上自己。而这个皇宫也并不适合易欢,易欢应该出宫去嫁给那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夫才会得到幸福。
李德福前来通知易欢,太皇太后让易欢前往慈宁宫。康熙听此生怕易欢有危险便牵了易欢的手一同前往。慈宁宫内,康熙让易欢在外边等着,他先进去与里边太皇太后说清楚。
太皇太后对康熙违背她旨意一事十分生气,康熙只道他对于太皇太后的忠心一直都未变过。至于李易欢之所以打了自己一巴掌是因为自己一时贪图玩乐骗了易欢,他骗易欢说自己是皇上的替身龙三,易欢不知他的身份却为了他不顾性命与鳌拜拼死相抗,这才有了后来打他一巴掌的事情。
康熙极力为易欢说着好话,太皇太后这才答应放过易欢。随后,康熙提出想让易欢继续留在宫中伺候他,太皇太后却不肯答应此事。康熙想继续和太皇太后说着易欢的奇特,太皇太后却想自己见识见识易欢的真面容。
易欢见到太皇太后之后极力夸赞着她,她将当日康熙穿龙袍告诉自己是龙三的场景演了一遍,惹得太皇太后和众宫人都开怀大笑。太皇太后认为易欢不过是一个天真的小丫头便饶过了易欢的死罪,但因易欢右手打了康熙一巴掌,所以她想惩罚易欢五十手板。
易欢告诉太皇太后自己的右手受伤了,康熙在一旁也附和道易欢之所以右手受伤是为他挡了匕首,如果此时再挨五十手板怕是会伤口裂开。太皇太后经康熙和易欢的劝说过后,她再给了易欢一个机会,她出三道题目,如果易欢答对了就可以免去这五十手板,如果答错就需要乖乖受罚。易欢听此更加为难,考试对于她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噩梦。
易欢生怕太皇太后会故意刁难于她,太皇太后只道这三道题都是有答案的,她绝不可能会欺负一个小丫头,后宫之主乃是皇后,她决定让皇后来出这三道题,一个时辰之后回来考易欢。皇上对于太皇太后如此轻易放过易欢感到不解,太皇太后告诉她如果自己强行要杀了易欢,那么皇上肯定是会埋怨于她,皇上尚且年少,目前他对于易欢也只是图个新鲜而已,因此她这才决定饶过了易欢的性命。
皇后还是担忧着易欢会是下一个董鄂妃,太皇太后只道她原本也是这样想的,但她后来一见到李易欢便知道她不过就只是一个鲁莽的小丫头而已,而皇上也值得年少,他也就只是想找一个玩伴,而不会动了真感情。至于出这三道题的目的她一来是为了考量易欢,二来是想给皇后一个机会。前边的两道题由皇后来出,后边的题目她自己来把关。
一个时辰之后,太皇太后出了第一道题目,她让易欢用一根绳子把碗里的冰块移到另一个碗里,但条件是不可以用绳子拴住冰块,可以用一只手帮忙,但手也不能触碰到冰块。康熙在一旁感到了题目的困难便一再替易欢求情,可易欢却道她已经想到了办法。易欢奔跑到御膳房取来了盐,她把绳子放在了冰块上边,然后将盐撒在了绳子和冰块上,不一儿会绳子就穿到了冰块里,易欢轻而易举拿起绳子移动冰块。
第一道题目易欢已经过关,众人都夸着易欢冰雪聪明。接下来第二道题目是一张纸上有八个铜板,横着数四个竖着数五个,易欢必须在八个铜板里拿出一个铜板,把这两列铜板都变成五个,时间只有一炷香的功夫。易欢操作着铜板但却不得要领,康熙在一旁用手势给予了易欢暗示,易欢看此灵机一动,她将其中一个铜板放重叠,破了此关。
太皇太后问着易欢此答案是否是自己想的,易欢如实回答这答案是皇上先想出来然后告诉她的,皇上也向太皇太后承认了自己确实是给易欢比了手势暗示,太皇太后看在易欢如此诚实的份上,这题目也就算她过了,易欢谢过太皇太后后,再次极力夸赞着太皇太后。
第三道题的题目是什么事情别人都能做得到,偏偏你自己却做不到。易欢道只有别人才能杀了自己,自己却不能杀了自己。太皇太后否定了易欢的这个答案并给予她暗示,答案是需要有人来演示的。易欢苦思冥想想不出答案,康熙见此便只好为易欢争取到了一日的思考时间,但为了不让别人给易欢作弊,太皇太后将易欢留在了慈宁宫,明日再解答此题目。
皇后纠结于这三道题目易欢的胜败,太皇太后却让皇后不用如此计较结果,她只道皇后只需要知道自己出这第三道题的原因就可以了,如果李易欢没有答出这第三道题目,皇后需要怎么做相信也不用她教。
李公公与慈煊两人在谈论着此次的事情,李公公告诉慈煊出卖他们兄妹两人的并不是他。虽然他跟两人一样都受制于鳌拜的大补丸,但他并没有慈煊想得那么狠。鳌拜目前已经是被抓了,皇帝也开始亲政,他没有理由会对他们兄妹两人痛下杀手,至于想置他们于死地的人他也确实是不知道,这皇宫里的关系十分错综复杂。慈煊听到这里也选择相信了李公公,他告诉李公公日后他们要互相多加照应。
永和宫内,康熙在为易欢的第三道问题而烦心,倾城和六师父也想不出办法。倾城建议康熙召集几位心腹大臣一起想办法,康熙听此深觉倾城说得有理,他夸赞倾城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不和其它女人一样嫉妒于易欢。
康熙将几位心腹大臣召集进宫,就连慈煊也请了过来,众人纷纷不解皇上究竟是有何急事大半夜召集众人进宫。康熙告诉众人此次召他们前来是有一题目解不开,索额图听完题目之后,他的答案与易欢所想的一样,可康熙却道这个答案并不过关。
大臣们不解康熙为何问出这么奇怪的问题,而且还如此着急,康熙只道这其中的缘由不便透露,他们只需解答出来就好。但全场众人都答不出这个问题,索额图只好提议道让他们回府里与其它人商量,然后赶在天亮之前将答案写在纸上送进宫,康熙准许了索额图的这个提议。
易欢深夜偷偷潜回永和宫,倾城告诉她康熙已经在召集大臣为她寻找答案,她看得出来康熙对易欢很不一样。易欢只道这只是因为宫里的女子都贤良淑德,而她不一样,康熙对她只是图个新鲜而已。说罢,她将此次前来的目的告诉了倾城,她已经在鳌拜府里找到了铜匣。
易欢也怀疑道明珠谷内有J细,幸好慈煊已经通知了晋王,晋王也已经赶回明珠谷和众位师父商量此事。倾城担忧J细会把他们的行踪告诉了鳌拜,易欢却认为那个J细应该还不知道他们在谷外的行踪。易欢将铜匣的存放位置告诉了倾城,如果明日她还答不出问题的话她就会用轻功离开皇宫,到时候倾城就可以去取铜匣和她所存的金银珠宝,然后一起撤离紫禁城。
康熙叫住了慈煊,他不知道要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答案递给易欢,慈煊听此便教了康熙一个妙招。康熙担忧着慈煊和易欢两人身上的毒,目前鳌拜不肯交出解药,而且鳌府也搜查不到解药。慈煊也道他研究至今最多只能配出缓解毒性的解药,不过他会多加努力,尽快研制出解药。说罢,他向康熙告退让康熙早些休息,康熙只道他还有政务要处理,看到康熙如此勤政,慈煊深感当时帮助康熙擒拿鳌拜的计划也许失算了。
第二日,易欢决定午时一到她就逃出宫去,不再回紫禁城。为了方便逃出她向太皇太后请旨到门口思考答案。太皇太后准许了易欢之后,康熙想将手中的扇子送给易欢防晒。太皇太后怕扇子里有诈便查看了扇子但并无发现有任何异常。康熙把扇子给了易欢后便提起了易欢的琉璃吊坠。
原来,早在昨晚慈煊就给康熙支了一个招。慈煊手中的扇面用了一种特别的青汁写着答案,待干了之后字迹就会消失不留下任何痕迹,但如果通过易欢身上的彩色的琉璃吊坠查看,消失的字迹就会重新显现出来,易欢听到康熙说的话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时,皇后也赏赐了易欢一条丝巾给她擦汗。
易欢得到扇子之后便解开了题目,别人可以做得到自己做不到的就是她坐在车上,别人可以推得动这辆车而她自己却推不动。这个答案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太皇太后让易欢通过了此关,易欢拿着皇后赏赐的丝巾擦汗,也发现了丝巾中隐藏的答案,她与皇后相对一看。
皇后告诉太皇太后易欢此人十分聪明,她昨日得到太皇太后的提点之后便将答案画在了丝巾上边,可易欢是先答出的题目再看到的丝巾答案。太皇太后听此却夸起了皇后的聪明,皇后这样做之后李易欢与皇上都对会皇后此次的大度和帮助感激在心,皇后只是一个名分而已,只有攥住皇上的心,她在后宫中的地位才能稳固。
康熙前来见鳌拜,鳌拜并无任何悔过之心反倒还沉浸在自己几十年前的功劳之中,康熙向鳌拜细数着他近年来的残暴蛮横,要不是鳌拜是大清的功臣,自己早就除掉他了。鳌拜听此笑着道别以为除掉了他,康熙的皇位就能安然稳固。
鳌拜指出在康熙身边身边潜伏着两条毒蛇,随时会要了他的命。李氏兄妹两人一直在挑起他们君臣之间的内斗,他们之所以会帮助康熙擒拿鳌拜只不过他们的计划罢了。当时他提前知道康熙要擒拿自己的计划就是因为慈煊把计划悄悄地告诉了自己,只是他当时没想到的是李氏兄妹两人居然会反水,这才让康熙险胜。
索额图认为鳌拜说得极有可能是实话,不然当时鳌拜不可能会提前服下解药。康熙不太肯相信鳌拜所言,他大声呵斥着鳌拜的挑拔离间之计,鳌拜听此却放声大笑,他笑康熙被李易欢的美色所迷惑,大清江山迟早会断送在他手上。
虽然他鳌拜是康熙的眼中钉肉中刺,可两人都是满八旗的身份,同为大清子弟。而李氏兄妹却身为汉族,来历不明,行为诡异,说不定两人正是前朝的余孽。康熙坚决不相信易欢会是那样的人,他认为此次若非李氏兄妹反戈一击,他早就死于鳌拜的刀下了。
永和宫内,慈煊验证了这个铜匣乃是真的,倾城想将铜匣和金银珠宝继续存放在永乐斋。可慈煊却坚决不肯,他生怕易欢与康熙两人再深交会擦出火花来,他想立刻将铜匣和珠宝都运出宫,他们一行人也马上撤离。六师父在一边听此反对了慈煊的提议,现如今一号金钥匙还没有到手,万一要是金钥匙在宫中的话那他们此时撤离紫禁城只会得不偿失。